一种边缘刻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56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缘刻蚀设备,包括:反应腔;基座,设置于所述反应腔的内部底部,用于承载晶圆;上遮挡部,设置于所述反应腔的内部顶部;下限制环,围绕所述基座设置;以及上限制环,围绕所述上遮挡部设置;所述上限制环和所述下限制环配合以在所述晶圆的边缘区域形成等离子体反应空间;且所述上限制环上设有朝向所述等离子体反应空间的第一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缺口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等离子体反应空间的容积,从而使得等离子体反应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工艺气体,进而在对工艺气体电离后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以大幅度地提高晶圆边缘区域的刻蚀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备,尤其涉及一种边缘刻蚀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晶圆经等离子体刻蚀加工出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晶圆外边缘区域会堆积一些多余膜层,如多晶硅层、氮化物层、金属层等;当这些多余膜层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发生破裂,导致晶圆表面被污染并影响晶圆制备的良品率,因此需要通过边缘刻蚀工艺去除晶圆边缘的多余膜层。

2、现有的边缘蚀刻设备中,通常采用可移动式的上电极设计。在传送晶圆进出反应腔时,上电极抬起;对晶圆进行处理时,上电极下降并与晶圆之间保持微小的间距。当上电极在下降到晶圆附近时,还需要使上电极与晶圆、基座保持极高的同心度,使得晶圆边缘暴露在等离子体中的部分在圆周方向对称,从而能够对晶圆边缘进行均匀地刻蚀。

3、然而,为了保证上电极、晶圆和基座的同心度满足工艺要求,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上电极、晶圆和基座的同心度进行调节,影响晶圆的加工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其他方面提高晶圆刻蚀速率,以提高固定时间内晶圆的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刻蚀设备,可以有效增加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环包括朝向所述晶圆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上限制环的下表面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横截面为弧形、U形、V形、L形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环的下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晶圆的直径且两者的差值为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制环上设有朝向所述等离子体反应空间的第二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环包括朝向所述晶圆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上限制环的下表面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横截面为弧形、u形、v形、l形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制环的下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晶圆的直径且两者的差值为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制环上设有朝向所述等离子体反应空间的第二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制环包括支撑所述晶圆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下限制环的上表面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口的横截面为弧形、u形、v形、l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明左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