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既有建筑外墙保温修缮,尤其是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外墙外保温修缮工程常采用保温一体板系统、薄抹灰系统通过粘锚结合的方式固定外墙保温板的做法。
2、上述两种系统主要依靠粘结的作用进行固定,需要在保温一体板或薄抹灰保温板的背部通过不小于50%-60%的粘结砂浆进行粘结,并辅助锚固组件。
3、但是,这两种系统都需要对原有保温层进行二次加固或者铲除重做的方式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基层粘接的可靠性。
4、另外,也有一些采用干挂幕墙的做法。例如,在专利公开号为cn218479373u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幕墙干挂结构,其主要是通过在墙体上安装龙骨,将饰面层安装在龙骨上保温层粘贴在饰面层后面或墙面的方式。但是,这种外墙改造方式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5、为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与改进,特此提出了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层墙体、墙体保温层、饰面层,在所述饰面层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金属面夹芯板,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均通过对应的锚固组件与所述基层墙体固连,各所述锚固组件均设置在对应的剔槽内,各所述剔槽贯穿所述墙体保温层、所述墙体饰面层并至基层墙体表面,各所述锚固组件的内端伸至所述基层墙体内并与其固连、外端与
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锚固组件为金属锚固组件;所述金属锚固组件的内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层墙体上,所述金属锚固组件的外端通过自攻螺丝将金属夹芯板固定在金属锚固组件上。
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纵缝处设置有开口型企口构造。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自攻螺丝配合将对应的墙体保温层、饰面层无缝加固抵紧所述基层墙体并同时与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内的保温层组成新的保温结构。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开口型企口构造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纵缝处;所述开口型企口构造由设置在所述金属面夹芯板一侧的母口结构以及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对应侧的公口结构组成,所述母口结构与所述公口结构相互配合且两者均贯穿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母口结构与所述公口结构沿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厚度方向依次穿过其上的内层金属面板、保温材料层、外层金属面板;在所述母口结构与所述公口结构的端面位置处的两相互配合的内层金属面板、两相互配合的外层金属面板均靠近搭接且断开设置。
6、在同一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一侧设置有公口结构、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母口结构。
7、所述母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保温材料层内侧的内槽口部,在所述内槽口部的外侧的保温材料层处设置有外槽口部,所述外槽口部外侧的保温材料层向公口结构一侧凸出并形成凸起部。
8、位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内槽口部处的内层金属面板的端部卷曲设置并伸至所述内槽口部的内部形成内层凹式卷曲段。
9、位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外槽口部处的外层金属面板的端部卷曲绕过所述凸起部并伸至所述外槽口部的内部形成外层凹式卷曲盖板段。
10、所述公口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保温材料层内侧且与所述内槽口部相对配合的公口伸出部。
11、位于所述公口伸出部内侧的所述内层金属面板的端部卷曲设置并向所述母口结构延伸并伸至所述内槽口部的内部后形成与所述内层凹式卷曲段相搭接配合卡接的内层凸式卷曲段。
12、位于所述公口伸出部外侧的所述内层金属面板的端部卷曲设置并向所述母口结构延伸并伸至所述外槽口部的内部后形成与所述外层凹式卷曲盖板段相搭接配合卡接的外层凸式卷曲段。
13、所述内层凹式卷曲段与所述内层凸式卷曲段的端面搭接部位形成“((”形圆弧构造。
14、所述外层凹式卷曲盖板段与所述外层凸式卷曲段的端面搭接部位形成“σ”形构造。
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平口缝处填充保温材料并安装金属扣件后打密封胶密封。
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平口缝处填充的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岩棉、玻璃丝棉。
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锚固组件为金属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墙体连接部、板体连接部,所述墙体连接部通过穿过其上通孔的膨胀螺栓与所述基层墙体固连,所述板体连接部通过穿过其通孔的自攻螺丝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墙体连接部的末端弯折形成矩形闭口结构或加扣件后打密封胶密封。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系统主要采用金属面夹芯板作为新的保温层和饰面层,在不拆除原有保温层、饰面层的基础上,将金属锚固组件安装在基层墙体上;并在表面安装金属面夹芯板实现对已有保温层的修缮和维护加固。在既有建筑保温层、饰面层上,采用局部剔槽的方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金属锚固组件的方式固定金属面夹芯板;不仅保护了既有建筑保温层,且不需对既有墙体进行二次加固,就可以直接安装金属面夹芯板对既有建筑外墙进行节能、装饰和安全改造。
21、修缮后金属面夹芯板的金属面层作为墙体新的饰面层,金属面夹芯板的保温层与原有保温层可以共同作用,在原有保温性能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无需增加较厚的保温层即可满足节能要求;可以节省外墙外保温工程修缮的费用,同时提高保温性能。
22、3、金属面夹芯板采用开口型企口构造,有效地解决了金属面板连续造成的冷桥问题,提高了金属面夹芯板板缝处的保温效果。
23、4、采用矩形闭口结构能够达到锚固金属件的断桥效果,与开口型企口构造一起达到双断桥的保温目的。
24、5、金属面夹芯板的平口缝处,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进行密封,即填充保温材料(如岩棉、玻璃丝棉),并安装金属扣件后打密封胶密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层墙体、墙体保温层、饰面层,在所述墙体保温层和饰面层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金属面夹芯板,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均通过对应的锚固组件与所述基层墙体固连,各所述锚固组件均设置在对应的剔槽内,各所述剔槽贯穿所述墙体保温层、所述饰面层并至基层墙体表面,各所述锚固组件的内端伸至所述基层墙体内并与其固连、外端与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为金属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的内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层墙体上,所述锚固组件的外端通过自攻螺丝将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纵缝处设置有开口型企口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自攻螺丝配合将对应的墙体保温层、饰面层无缝加固抵紧所述基层墙体并同时与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内的保温层组成新的保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平口缝处填充保温材料并安装金属扣件后打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缝处填充的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岩棉、玻璃丝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为金属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包括墙体连接部、板体连接部,所述墙体连接部通过穿过其上通孔的膨胀螺栓与所述基层墙体固连,所述板体连接部通过穿过其通孔的自攻螺丝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连接部的末端弯折形成矩形闭口结构或加扣件后打密封胶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面夹芯板采用的板型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双面企口金属面夹芯板、四面企口金属面夹芯板、盒状金属面夹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层墙体、墙体保温层、饰面层,在所述墙体保温层和饰面层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基层墙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金属面夹芯板,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均通过对应的锚固组件与所述基层墙体固连,各所述锚固组件均设置在对应的剔槽内,各所述剔槽贯穿所述墙体保温层、所述饰面层并至基层墙体表面,各所述锚固组件的内端伸至所述基层墙体内并与其固连、外端与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为金属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的内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层墙体上,所述锚固组件的外端通过自攻螺丝将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纵缝处设置有开口型企口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自攻螺丝配合将对应的墙体保温层、饰面层无缝加固抵紧所述基层墙体并同时与对应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内的保温层组成新的保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夹心板点挂外墙修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型企口构造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的纵缝处;所述开口型企口构造由设置在所述金属面夹芯板一侧的母口结构以及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金属面夹芯板对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