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模组包括触控板和用于安装和支撑所述触控板的支架,在笔记本电脑的主机上壳上形成有安装开口,主机上壳的底壁于邻近安装开口的位置形成有向下贯穿的固定孔,触控板模组的支架边缘形成有向外伸出的锁耳,锁耳处形成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和固定孔将触控板模组固定在主机上壳上。
2、由于现有的触控板模组是活动件,组装后用户按触控板时,中间的行程小而两侧的行程大,导致手感不一致;触控板的上端是固定的,按上端时无法触发功能;另一方面,触控板还存在结构弱、容易变形的问题。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案:通过在支架上增加弹片来改善手感,缺点是不能做到按压行程一致;在触摸板上设置两个开关部件才能实现触摸板全尺都按压有功能;是针对笔记本触摸板按键按压手感的改善,并且左右按键是分别各靠一根连杆来使按键结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触控板模组在不同区域按压行程不一致的问题和螺丝固定区域内无功能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板(500)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触控板(500)下方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包括开关部件(309)、支撑件、辅助支撑件(304)以及多个弹性件(308),所述的开关部件(309)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的触控板(500)向下的预定程度的压力时确认按压动作,所述的支撑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的触控板(500)一侧被按压时带动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触控板(500)向下移动,所述的辅助支撑件(304)被配置为设置所述开关部件(309)附近、并且在所述的触控板(500)未被按压时对所述的开关部件(309)上方的触控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板(500)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触控板(500)下方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包括开关部件(309)、支撑件、辅助支撑件(304)以及多个弹性件(308),所述的开关部件(309)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的触控板(500)向下的预定程度的压力时确认按压动作,所述的支撑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的触控板(500)一侧被按压时带动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的触控板(500)向下移动,所述的辅助支撑件(304)被配置为设置所述开关部件(309)附近、并且在所述的触控板(500)未被按压时对所述的开关部件(309)上方的触控板(500)进行支撑,所述的弹性件(308)被配置为当所述的触控板(500)被停止按压后使所述的触控板(500)恢复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多个所述的弹性件(308)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的表面包括至少一层粘合剂材料(400),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通过粘合剂材料(400)胶合或粘附到触控板(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板联动结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三侧边、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的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所述的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边的第一金属连杆(303)、第二侧边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逸,孙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