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液态金属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4740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液态金属电池,所述的负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负极、复合传输层与固态电解质,所述复合传输层包括熔盐材料,以及浸没在所述熔盐材料内的多孔氧化镁隔离层,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负极一侧表面的孔隙率小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固态电解质一侧表面的孔隙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的接触,有效地提高了电池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金属电池,涉及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液态金属电池


技术介绍

1、液态金属电池通常由上下两层熔融金属电极与中间的固态电解质组成,其中固态电解质作为电池的隔膜和电解质进行锂离子的传输。液态金属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还避免了传统电池存在的枝晶生长等限制循环寿命的问题,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然而,现有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存在着界面抗阻,严重影响了电池运行效果。此外,液态的金属锂容易直接接触到固态电解质,进而腐蚀固态电解质,使得电池寿命降低。近年来,研究人员通常会加入一些低熔点锂盐来隔绝液态金属锂与电解质的接触,但是锂盐加入量太少不能完全隔绝,若加入量太多则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同时锂盐的成本较高,延缓了液态金属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制备方法及液态金属电池,在电池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构建了稳定的液态锂离子传输层,保障了锂离子的传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负极、复合传输层与固态电解质,所述复合传输层包括熔盐材料,以及浸没在所述熔盐材料内的多孔氧化镁隔离层,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负极一侧表面的孔隙率小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固态电解质一侧表面的孔隙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的平均孔隙率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连接或靠近所述负极,所述第二隔离层连接或靠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负极、复合传输层与固态电解质,所述复合传输层包括熔盐材料,以及浸没在所述熔盐材料内的多孔氧化镁隔离层,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负极一侧表面的孔隙率小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靠近所述固态电解质一侧表面的孔隙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的平均孔隙率为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连接或靠近所述负极,所述第二隔离层连接或靠近所述固态电解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材料超出所述多孔氧化镁隔离层的高度≤0.1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用负极组件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吴乐谋董少星孙亮亮徐大满王巧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锂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