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自放电的锌溴液流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3899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由二节以上单电池从上至下串联(液路和电路都是串联)叠合而成的电池组,单电池主要包括依次层叠的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负极电极框、隔膜、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正极电极框;以及置于环状负极电极框中部通孔内的负极电极和置于环状正极电极框中部通孔内的正极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锌溴液流电池两端的导液板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当电池在停机搁置的时候,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内的正负极电解液可以因为重力作用,从碳毡电极经出口流道流出电堆,降低碳毡电极的存液量,在负极侧可以减少锌的水腐蚀,抑制锌溴液流电池的自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储能,具体涉及一种锌溴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1、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其特点是负极为锌的沉积溶解,在充电时锌离子转化为锌单质,沉积在碳毡电极,并且由于锌溴液流电池采用多孔隔膜,正极产生的溴分子会透过隔膜,使电池发生自放电反应,降低电池容量。在充满电后,锌溴液流电池负极为锌单质,其如果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会与电解液发生水解反应,锌单质发生水腐蚀,降低了电池容量,同时由于正极存在大量的溴分子,在搁置时能够透过隔膜与负极的锌发生自放电反应,进一步降低电池容量,因此锌溴液流电池的搁置性能是提升其应用前景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抑制自放电的锌溴液流电池结构,由二节以上单电池从上至下串联(液路和电路都是串联)叠合而成的电池组,单电池主要包括依次层叠的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负极电极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自放电的锌溴液流电池结构,由二节以上单电池从上至下串联(液路和电路都是串联)叠合而成的电池组,单电池主要包括依次层叠的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负极电极框、隔膜、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正极电极框;以及置于环状负极电极框中部通孔内的负极电极和置于环状正极电极框中部通孔内的正极电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自放电的锌溴液流电池结构,由二节以上单电池从上至下串联(液路和电路都是串联)叠合而成的电池组,单电池主要包括依次层叠的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负极电极框、隔膜、中部带有用于容置电极的通孔的环状正极电极框;以及置于环状负极电极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辰光李先锋宋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