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及其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383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及其纯化方法,纯化方法包括脱氧胆酸钠‑氯化钙前处理、超滤换液、串联的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弱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层析、超滤脱盐、多糖沉淀、洗糖冻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剔除了传统荚膜多糖纯化工艺中苯酚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及人员的危害。使用脱氧胆酸钠处理氯化钙沉淀模式进行粗糖预处理使得蛋白核酸杂质初步去除;层析柱流穿模式层析配合切向流超滤脱盐使得杂质含量更低,使用流穿模式进行除杂使得生产放大更具可行性;强阴离子及弱阴离子层析模式组合配合有机溶剂梯度洗糖更有利于多糖色素去除及内毒素去除;多糖沉淀后进行洗糖均质分散再冻干,可以获得极低含水量且分散均匀的多糖冻干粉,便于取用且储存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及其纯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无乳链球菌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导致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无乳链球菌还能引起孕妇败血症及皮肤感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成人发生感染性疾病。无乳链球菌的致病力主要与荚膜多糖抗原等有关,目前已有纯化工艺制备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用于制备控制无乳链球菌疾病发生的疫苗。

2、现有荚膜多糖纯化技术多为苯酚萃取技术,使用苯酚对粗糖中的蛋白质进行变性沉淀,通过离心去除蛋白,后续使用多步分级乙醇沉淀去除核酸及沉淀精糖,多糖直接冷冻干燥,以此达到纯化及收获荚膜多糖的目的。但是缺点在于:1)人体危害:苯酚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多种潜在的危害,生产使用高浓度苯酚对人体皮肤、眼睛、呼吸系统、中枢神经、肝肾均有影响或损坏,且长期接触存在致癌性和致突变性;2)环境危害:有水生生物毒性,泄漏环境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污染;3)多糖纯化工艺上使用,由于苯酚非完全不溶于水,萃取过程中部分多糖溶于苯酚出现损失,且由于苯酚萃取为多次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溶液中加入脱氧胆酸钠至溶液中脱氧胆酸钠质量分数为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至溶液中氯化钙浓度为0.25~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使用切向流方式进行超滤,超滤所用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50k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溶液中加入脱氧胆酸钠至溶液中脱氧胆酸钠质量分数为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至溶液中氯化钙浓度为0.25~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使用切向流方式进行超滤,超滤所用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50k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强阴离子交换层析介质采用capto adhere,弱阴离子交换层析介质采用capto dea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乳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婷朱航刘家辉贾浩伦王一晓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艾美探索者生命科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