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及鞋型加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366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及鞋型加工工艺、系统及编织物,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包括编织机本体、控制器、三维编织工位、储丝组件、编织组件和热处理组件;控制器、三维编织工位、编织组件和热处理组件均设于编织机本体上;储丝组件设于编织组件上;三维编织工位上设有可更换的编织物粘接固定三维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直接由编织组件基于三维编织控制指令集中的每一三维编织控制指令将从储丝组件中拉出的丝线粘接于安装于三维编织工位上的目标编织物粘接固定三维模型上后得到初始三维编织织物,无需先加工多个平面编织物再塑形成三维模型,提高了获得三维形状的编织品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编织,尤其涉及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及鞋型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加工一些三维形状的编织物时,常见的加工方式是加工多个单层或多层的平面编织品(这多层平面编织品可具有不同的编织图案及层数),然后将多个平面编织品结合待加工三维形状需求进行三维塑形,裁剪等操作。其中,在对上述每一个平面编织品进行加工时,是采用在设有多个定位铆钉的平面钉板上进行丝线缠绕,具体是自动编织机的编织头根据预先设置的带动丝线在平面钉板上的多个定位铆钉之间进行环绕从而得到编织品。可见,采用上述先加工多个平面编织品,再结合待加工三维形状需求进行三维塑形,裁剪等操作的加工方式得到三维形状的编织品的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及鞋型加工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采用自动编织机和钉板先加工多个平面编织品,再结合待加工三维形状需求进行三维塑形,裁剪等操作的加工方式得到三维形状的编织品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应用于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包括编织机本体、控制器、三维编织工位、储丝组件、编织组件和热处理组件;所述控制器、所述三维编织工位、所述编织组件和所述热处理组件均设于所述编织机本体上;所述储丝组件设于所述编织组件上;所述三维编织工位上设有可更换的编织物粘接固定三维模型;所述储丝组件、所述编织组件和所述热处理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应用于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包括编织机本体、控制器、三维编织工位、储丝组件、编织组件和热处理组件;所述控制器、所述三维编织工位、所述编织组件和所述热处理组件均设于所述编织机本体上;所述储丝组件设于所述编织组件上;所述三维编织工位上设有可更换的编织物粘接固定三维模型;所述储丝组件、所述编织组件和所述热处理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获取待编织物类型,并根据所述待编织物类型确定用于安装于所述三维编织工位上的目标编织物粘接固定三维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组件包括图像采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组件还包括运动驱动模块、丝线运输模块、拉线模块、旋转控制模块和剪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维度立体缠绕线脉络鞋型控制系统的鞋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三维编织控制指令对应的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迪赛福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