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360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药品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包括:炉甘石粉、氧化锌、维生素B6、冰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聚乙烯醇PVA‑2488和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提取物由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酶解得到。其中,炉甘石粉和氧化锌收敛止痒,维生素B6能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冰片能促进透皮、清凉止痒、抗菌消炎,中药提取物清热解毒、燥湿、抗菌消炎止痒,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聚乙烯醇PVA‑2488能改善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各个组分间具有协同功效,对多种微生物有抑菌性,治疗皮肤病效果显著。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炉甘石洗剂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药品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炉甘石洗剂的有效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是一种常见的矿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还含有少量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等杂质。它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药,通常呈块状、钟乳状、多孔状等形态,颜色有白色、淡红色或黄褐色等。炉甘石炮制方法主要是煅淬后使用,经过煅烧后的炉甘石主要成分变为氧化锌。在中医领域,炉甘石的药用历史悠久,对外科、皮肤科、眼科、肛肠科疾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

2、然而,市面上炉甘石洗剂的功能单一,包括收敛、止痒、抗过敏、抗炎、保护皮肤的功效,但是对于皮肤中的病菌抗菌性能差,对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效果一般,只能起到辅助的缓解瘙痒作用,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并且传统炉甘石洗剂中的有效成分炉甘石粉不能均匀的散发在溶液中,稳定性差、易结块,在使用前均需要摇匀,用药不方便。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具有抗菌功效的炉甘石洗剂,以提高治疗皮肤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具有抗菌、缓解皮肤瘙痒的作用。

2、本专利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能提高洗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3、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炉甘石粉10-20份、氧化锌10-20份、维生素b6 0.5-2份、冰片0.5-1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0.3-0.8份、聚乙烯醇pva-2488 0.5-2份和中药提取物60-70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由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酶解得到。

5、优选的,所述炉甘石粉由炉甘石清洗、煅焠、研磨得到;所述煅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炉甘石于300-400℃温度下煅烧1-3h,与8-12倍重量的乙酸混合、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焠,合并混悬液,静置过夜澄清后,弃去上层澄清液。

6、更优选的,所述乙酸的质量分数为3%-5%。

7、更优选的,所述煅焠的总次数为5-8次。

8、优选的,所述炉甘石粉和氧化锌的粒径均为1-10μm。

9、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粉碎,与水混合浸泡后,加入复合酶,在40-50℃、ph值6-7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所述中药提取物;所述复合酶由沙雷肽酶和蜗牛蛋白酶按照重量比(1-3):(3-8)组合而成。

10、更优选的,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的重量比为1-3:1-3:1-3;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6-10;所述复合酶添加量为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总重量的0.5%-3%。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用5-20份的中药提取物将聚乙烯醇pva-2488充分溶胀后,再与炉甘石粉、氧化锌、维生素b6、冰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剩余中药提取物混合,得到所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在制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13、优选的,所述炉甘石洗剂具有抗菌、缓解皮肤瘙痒的作用。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包括:炉甘石粉、氧化锌、维生素b6、冰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聚乙烯醇pva-2488和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提取物由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酶解得到。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炉甘石粉制备过程中的水替换为乙酸,提高了炉甘石粉治疗皮肤病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炉甘石粉的基础上添加了具有收敛止痒功效的氧化锌,具有促进透皮、清凉止痒、抗菌消炎作用的冰片,具有增强其屏障功能、减轻炎症的维生素b6,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抗菌消炎止痒功效的中药提取物以及改善稳定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聚乙烯醇pva-2488。本专利技术抗菌性炉甘石涂抹在皮肤上质感细腻,有冰凉感,并且干燥后不容易脱落,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用药效率。

16、本专利技术各个组分间具有协同功效,对多种微生物有抑菌性,对治疗皮肤病有显著疗效。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炉甘石洗剂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炉甘石粉10-20份、氧化锌10-20份、维生素B6 0.5-2份、冰片0.5-1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0.3-0.8份、聚乙烯醇PVA-2488 0.5-2份和中药提取物60-70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由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酶解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甘石粉由炉甘石清洗、煅焠、研磨得到;所述煅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炉甘石于300-400℃温度下煅烧1-3h,与8-12倍重量的乙酸混合、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焠,合并混悬液,静置过夜澄清后,弃去上层澄清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的质量分数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焠的总次数为5-8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甘石粉和氧化锌的粒径均为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粉碎,与水混合浸泡后,加入复合酶,在40-50℃、pH值6-7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所述中药提取物;所述复合酶由沙雷肽酶和蜗牛蛋白酶按照重量比(1-3):(3-8)组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的重量比为1-3:1-3:1-3;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的总重量与水的重量比为1:6-10;所述复合酶添加量为所述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总重量的0.5%-3%。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用5-20份的中药提取物将聚乙烯醇PVA-2488充分溶胀后,再与炉甘石粉、氧化锌、维生素B6、冰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剩余中药提取物混合,得到所述抗菌型炉甘石洗剂。

9.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或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制备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在制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甘石洗剂具有抗菌、缓解皮肤瘙痒的作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炉甘石粉10-20份、氧化锌10-20份、维生素b6 0.5-2份、冰片0.5-1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0.3-0.8份、聚乙烯醇pva-2488 0.5-2份和中药提取物60-70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由黄柏、金银花和马齿苋酶解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甘石粉由炉甘石清洗、煅焠、研磨得到;所述煅焠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炉甘石于300-400℃温度下煅烧1-3h,与8-12倍重量的乙酸混合、搅拌,倾取上层水中混悬液,残渣继续煅焠,合并混悬液,静置过夜澄清后,弃去上层澄清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的质量分数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焠的总次数为5-8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甘石粉和氧化锌的粒径均为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炉甘石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蒋锋侯珂兰王顺扶文君李佳宇张添程陆光炜褚青冯轶峰陈梦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