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
技术介绍
1、盾构渣土作为建筑废弃物的一种,它经过砂石分离系统处理后可获得大量的粗细骨料,其品质却与天然砂石骨料存在一定差异和不足,如何利用这类再生骨料生产高附加再生产品是当前急需研究的方向。
2、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材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混凝土采用沙琪玛结构设计,兼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连通孔隙率,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的同时有较高的透水下,广泛的应用在公园道路、人行路、护坡、河道整治等项目中。正是由于这种沙琪玛结构设计,骨料颗粒间通过胶凝材料实现“点接触”形成强度,但这种“点接触”易出现裂缝,出现骨料剥落,最终导致生态混凝土破坏,影响其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该再生生态混凝土在维持较好的孔隙率和透水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抗压强度,同时具有自修复功能,解决了再生骨料配制的生态混凝土强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再生粗骨料1250-1450份、再生细骨料100-400份、水泥300-600份、尿素0.5-5份、外加剂5-13份和水150-3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再生粗骨料1350份、再生细骨料200份、水泥400份、尿素1份、外加剂8份和水2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的细度模数为1.4-2.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再生粗骨料1250-1450份、再生细骨料100-400份、水泥300-600份、尿素0.5-5份、外加剂5-13份和水150-3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再生粗骨料1350份、再生细骨料200份、水泥400份、尿素1份、外加剂8份和水2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渣土再利用的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彭孟啟,李浩,曹太波,杨芳盛,朱建军,赵奇,陈刚,王文旭,肖良才,谢煜,丁鹏,王宏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