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射频前端链路不断向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各类设备的额定工作功率大小各异,难免相互影响,电磁兼容问题日益严峻,加之未来电磁空间强电磁脉冲的威胁,对射频前端的保护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传统能选防护技术的应用方式仍然以加装在天线前后为主,而非与天线集成,这带来了兼容性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防护与原天线的兼容性,需要研究能量选择防护功能与天线一体化设计方法。
2、现有技术中,防护天线的公开技术研究较少,主要思路包括:对反射面进行相位散焦实现主瓣零陷、对馈电结构进行加载实现防护、对辐射谐振结构进行加载实现谐振频率偏移重构。
3、但是,现有技术各有缺点:对于反射面散焦型防护天线,其防护具有空域选择性,仅对主瓣方向防护效果较好,且带宽较窄;对于馈电结构加载的防护天线,其具有耐受功率不足的问题;对于谐振可重构防护天线,则主要具有带宽较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层、设在所述介质层上表面的辐射层、设在所述介质层下表面的地板层以及馈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超表面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辐射贴片之间设有一个二极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的中心与所述介质层的上表面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以及所述介质层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辐射贴片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与所述介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层、设在所述介质层上表面的辐射层、设在所述介质层下表面的地板层以及馈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超表面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辐射贴片之间设有一个二极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的中心与所述介质层的上表面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以及所述介质层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辐射贴片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与所述介质层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超表面的防护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的长、所述辐射贴片的宽以及两个相邻辐射贴片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博文,刘培国,查淞,黄贤俊,袁博秋,田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