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货车配件,具体为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的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其中,移动供能电池设备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行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货车的发动机机箱作为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合理性、材料选择、结构强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电池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由于带有移动供能电池货车的发动机机箱的空间小,移动供能电池承载不方便,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带有移动供能电池货车的发动机机箱的空间小,移动供能电池承载不方便,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上的车斗本体,所述车斗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一侧通过铰链连
...【技术保护点】
1.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包括车体(40)和安装于车体(40)上的车斗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本体(10)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承载座(20),所述承载座(20)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防撞密封盖(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20)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减震座(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减震座(24)采用绝缘PP包裹在铸铜合金片表面制成,铸铜合金片的厚度为2-5cm,绝缘PP的厚度为5-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包括车体(40)和安装于车体(40)上的车斗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本体(10)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承载座(20),所述承载座(20)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防撞密封盖(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20)的两侧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减震座(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承载移动供能电池设备的车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减震座(24)采用绝缘pp包裹在铸铜合金片表面制成,铸铜合金片的厚度为2-5cm,绝缘pp的厚度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承载移动供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其,谢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储融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