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252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顶部的进水管道、设置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搅拌组件,以及铰接在所述处理箱体外表面的密封门板;刮渣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转轴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刮渣机构的多层叶片旋转轮刮集水体表面漂浮颗粒,收集件中的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吸附处理,隔离滤板进一步拦截剩余细小颗粒,针对细小悬浮颗粒沉淀速度慢和漂浮在水体表面问题的有效解决,整体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果,水中的悬浮颗粒得到了更彻底的去除,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不仅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减少了处理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废水处理的,尤其涉及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资源合理利用需求的增加,建筑领域产生的废水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建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含各种杂质和污染物的废水,如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等;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就是一种用于处理建筑废水的设备,主要由废水收集系统、分离系统和循环利用系统组成,废水收集系统负责收集建筑内产生的各类废水,如生活污水、雨水等;分离系统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杂质、污染物等进行分离去除;循环利用系统则将经过分离处理后的达标水输送至建筑内不同用水部位,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2、目前在固液分离阶段的沉淀过程中,一些细小的悬浮颗粒沉淀速度慢,同时较小的悬浮颗粒会因自身重量原因持续漂浮在水体表面,从而影响过滤分离的效果,还会影响固液分离的效果,导致对废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影响后续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4、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顶部的进水管道、设置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搅拌组件,以及铰接在所述处理箱体外表面的密封门板;

5、刮渣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转轴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座输出端的多层叶片旋转轮、设置在所述处理箱体外侧的收集件,以及铰接在所述收集件顶部的盖板。

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集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外侧的斗状盒,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内腔的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集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顶部的进水口,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底部的连通管道。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通管道的底部与所述处理箱体的外侧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口的边缘处为斜角,且斜角为45度。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活动卡接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滤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外侧的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轴杆、设置在所述轴杆外表面的晃动组件,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外表面的套管。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管外侧的转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端部的扰流板、开设在所述扰流板外表面的弧形槽道、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内壁的轴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杆端部的主动轮盘、套设在所述主动轮盘外侧的传动带,以及套设在所述传动带另一端的从动轮盘。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动轮盘与所述从动轮盘均位于所述处理箱体的外侧,且从动轮盘通过轴体进行安装。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分离斜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内壁的槽板、活动卡接在所述槽板凹槽处的隔离滤板,以及放置在所述处理箱体内腔的收集箱盒。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晃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外表面的支撑套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套杆内腔的限位导轨、活动套设在所述限位导轨外表面的限位滑套,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滑套外侧的固定板。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晃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端部的缓冲块,以及开设在所述支撑套杆外侧的排气孔。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刮渣机构的多层叶片旋转轮刮集水体表面漂浮颗粒,收集件中的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吸附处理,隔离滤板进一步拦截剩余细小颗粒,针对细小悬浮颗粒沉淀速度慢和漂浮在水体表面问题的有效解决,整体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果,水中的悬浮颗粒得到了更彻底的去除,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不仅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减少了处理时间和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20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外侧的斗状盒(203a),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203a)内腔的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20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203)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203b)顶部的进水口(203c),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203a)底部的连通管道(203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203d)的底部与所述处理箱体(101)的外侧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口(203c)的边缘处为斜角,且斜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03)包括活动卡接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腔的滤筒(103a)、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外侧的伺服电机(103b)、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103b)输出端的轴杆(103c)、设置在所述轴杆(103c)外表面的晃动组件(103d),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103c)外表面的套管(103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03)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管(103e)外侧的转杆(103f)、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103f)端部的扰流板(103g)、开设在所述扰流板(103g)外表面的弧形槽道(103h)、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壁的轴座(103i)、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杆(103c)端部的主动轮盘(103j)、套设在所述主动轮盘(103j)外侧的传动带(103k),以及套设在所述传动带(103k)另一端的从动轮盘(103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盘(103j)与所述从动轮盘(103l)均位于所述处理箱体(101)的外侧,且从动轮盘(103l)通过轴体进行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腔的分离斜板(105)、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壁的槽板(106)、活动卡接在所述槽板(106)凹槽处的隔离滤板(107),以及放置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腔的收集箱盒(1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组件(103d)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103c)外表面的支撑套杆(103d-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套杆(103d-1)内腔的限位导轨(103d-2)、活动套设在所述限位导轨(103d-2)外表面的限位滑套(103d-3),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滑套(103d-3)外侧的固定板(103d-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组件(103d)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03d-4)外侧的弹簧(103d-5)、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簧(103d-5)端部的缓冲块(103d-6),以及开设在所述支撑套杆(103d-1)外侧的排气孔(103d-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20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外侧的斗状盒(203a),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203a)内腔的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20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203)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硅藻土过滤吸附介质(203b)顶部的进水口(203c),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斗状盒(203a)底部的连通管道(203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203d)的底部与所述处理箱体(101)的外侧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进水口(203c)的边缘处为斜角,且斜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03)包括活动卡接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内腔的滤筒(103a)、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101)外侧的伺服电机(103b)、固定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103b)输出端的轴杆(103c)、设置在所述轴杆(103c)外表面的晃动组件(103d),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轴杆(103c)外表面的套管(103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碳建筑废水分离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103)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套管(103e)外侧的转杆(103f)、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103f)端部的扰流板(103g)、开设在所述扰流板(103g)外表面的弧形槽道(103h)、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幸福陈洋刘湘涛张刚赵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