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21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具体涉及山体排水回用技术领域,包括对山体进行排水的排水槽体,所述排水槽体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槽体顶部设有槽盖,所述槽盖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用于过滤杂物,所述排水槽体内部设有两个前后对称分布的隔板。本技术通过槽盖上的多个圆孔过滤杂物,避免杂物堵塞排水槽体内部,山体水和雨水混合经圆孔流到排水槽体内部,部分水储存在两个隔板之间,打开槽盖,即可使用两个隔板之间的水进行灌溉,以此实现水的回用,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将挡板下移与排水槽体底部内壁接触,以此完成排水槽体的密封,使水储存在排水槽体内,便于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山体排水回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1、排水是指人为控制水的流向,排除与处理多余水量的措施。山体排水是一个重要的环保工程,旨在防止山体滑坡和洪水灾害。目前普通采用的山体地表水排放方式是,让山体地表水(山体雨水、山泉水等)无组织地通过山体的缝隙等汇集到附近的泄洪沟、农田灌溉渠等农村排水设施进行收集排放。

2、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7500466u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该技术采取集中环形透水布管,暴雨季节有效吸纳大量山体地表雨水,保证水土不流失,尽量保护自然资源,该申请既可以发电,又可以回用雨水,满足山村基本用水。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改善山体环境,通常会在山体上种植大量花草树木,种植花草树木需要工作人员浇灌,雨水经集水环、集水收集器和联通管输送到沉淀池内,由于沉淀池设置在山体底部,因此无法随时随地取水进行浇灌,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随时取水使用的山体排水回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p>1、为了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包括对山体进行排水的排水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体(1)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排水口(2),所述排水槽体(1)顶部设有槽盖(3),所述槽盖(3)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4),用于过滤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块(9),两个穿孔(7)的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块(9)设在限位槽(10)内,用于提高挡板(8)移动时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顶部固定设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设在槽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包括对山体进行排水的排水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体(1)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排水口(2),所述排水槽体(1)顶部设有槽盖(3),所述槽盖(3)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4),用于过滤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限位块(9),两个穿孔(7)的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块(9)设在限位槽(10)内,用于提高挡板(8)移动时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顶部固定设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设在槽盖(3)后方,便于拉动挡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排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后端外壁开设有多个插孔(12),所述槽盖(3)后端固定贯穿有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荣升贾彦博王志强郭岑杨晗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