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坠落自锁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高空攀爬环境下作业及高空运输极为普遍,在风电、建筑等行业,为了保障高空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必须安装具有可靠性能的防坠落设备。而在高空作业中通常使用导轨为工作人员提供支撑,导轨可分为刚性导轨和柔性导轨。
2、针对于使用柔性导轨的场景,现有的防坠落装置通常有比较复杂的打开动作,操作舒适程度差,工作人员使用时不够方便,当工作人员不慎坠落时无法短时间上锁,使得下坠距离较长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而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防坠落自锁装置。
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坠落自锁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上锁组件和触发组件,主体上开设有导轨槽且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一空腔通过其中一第一开口与导轨槽相通,第一空腔的壁上还设有第一孔位;外壳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两端具有第二开口,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坠落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外壳(2)、上锁组件(3)和触发组件(4),所述主体(1)上开设有导轨槽(11)且内设有第一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2)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空腔(12)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导轨槽(11)相通,所述第一空腔(12)的壁上还设有第一孔位(122);所述外壳(2)内设有第二空腔(21),所述第二空腔(21)的两端具有第二开口(211),所述第二空腔(21)的壁上设有第二孔位(212),所述主体(1)设有所述第一空腔(12)的部分及与所述第一空腔(12)相邻近的部分所述导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落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外壳(2)、上锁组件(3)和触发组件(4),所述主体(1)上开设有导轨槽(11)且内设有第一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2)相对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21),所述第一空腔(12)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导轨槽(11)相通,所述第一空腔(12)的壁上还设有第一孔位(122);所述外壳(2)内设有第二空腔(21),所述第二空腔(21)的两端具有第二开口(211),所述第二空腔(21)的壁上设有第二孔位(212),所述主体(1)设有所述第一空腔(12)的部分及与所述第一空腔(12)相邻近的部分所述导轨槽(11)均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二开口(211)嵌入所述第二空腔(21)内,所述第一孔位(122)和所述第二孔位(212)相对应;所述上锁组件(3)包括自锁片(31)和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具有相互连接的细部(321)和粗部(322),所述细部(321)的外径小于所述粗部(322)的外径,所述自锁片(31)连接于细部(321)并位于所述外壳(2)外且与所述外壳(2)转动连接,所述细部(321)穿设于所述第二孔位(212)中,所述粗部(322)同时嵌合在所述第二孔位(212)及所述第一孔位(122)中,拨动所述自锁片(31),所述粗部(322)能够全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孔位(122)内;所述触发组件(4)部分由另一所述第一开口(121)穿入所述第一空腔(12)内,且所述触发组件(4)转动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所述触发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2)内且朝向所述导轨槽(11)的一端设有限位槽(41),拨动所述触发组件(4)位于所述主体(1)外的部分,使得所述触发组件(4)相对所述主体(1)转动时,所述限位槽(41)向所述导轨槽(11)内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落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组件(3)还包括第一复位元件(33),所述第一复位元件(33)套设在所述细部(321)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蒙政,陈秋华,余家让,陈斌,黄士君,罗怡德,曾远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四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