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173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包括墙板,所述墙板为两组,所述墙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为两组,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为三组,所述墙板与框架之间均通过角钢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角钢连接件为多组,所述框架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为四组,所述框架与玻璃幕墙之间均通过安装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为四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压板、上横条、固定螺栓、侧板、下横条、第一螺孔、第二螺孔、所述侧板为两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能够快速对玻璃幕墙进行安装,且能够单独拆卸,便于维护,能够在安装之前对框架进行连接,有利于确定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幕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


技术介绍

1、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单元幕墙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每个独立单元组件内部所有板块安装、板块间接缝密封均在工厂内加工组装完成,分类编号按工程安装顺序运往工地吊装,安装可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相差5-6个楼层即可);现有的单元幕墙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当单组幕墙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拆卸维护时,需要大面积拆卸,操作繁琐,在对幕墙进行安装时,需要通过角钢进行安装,而在安装之前需要确定框架的位置,框架垂直于底面,其位置不易固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包括墙板,所述墙板为两组,所述墙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为两组,所述墙板(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5),所述框架(5)为两组,所述框架(5)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4)为三组,所述墙板(1)与框架(5)之间均通过角钢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角钢连接件(6)为多组,所述框架(5)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玻璃幕墙(2),所述玻璃幕墙(2)为四组,所述框架(5)与玻璃幕墙(2)之间均通过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3)为四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压板(301)、上横条(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为两组,所述墙板(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5),所述框架(5)为两组,所述框架(5)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结构(4)为三组,所述墙板(1)与框架(5)之间均通过角钢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角钢连接件(6)为多组,所述框架(5)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玻璃幕墙(2),所述玻璃幕墙(2)为四组,所述框架(5)与玻璃幕墙(2)之间均通过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3)为四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包括压板(301)、上横条(302)、固定螺栓(303)、侧板(304)、下横条(305)、第一螺孔(306)、第二螺孔(307)、所述侧板(304)为两组,所述侧板(304)的前表面位于靠近上方与下方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螺孔(307),所述侧板(304)的前表面位于一侧边缘位置均活动连接有压板(301),所述压板(301)的前表面位于靠近上方与下方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螺孔(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间单元幕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包括第一竖板(501)、嵌设孔(502)、第二竖板(503)、固定板块(504)、第二固定槽(505)、横板(506)、第三螺孔(507),所述横板(506)为三组,所述横板(50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501),所述横板(506)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科方亿林韩波冯滔汪明亮胡秀才林雪涛彭立李章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