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硫酸装置余热回收系统,具体为一种高压火管锅炉。
技术介绍
1、在硫磺制酸余热回收装置中,一般都是将硫磺焚烧产生的余热通过火管与锅炉中的水换热,以中压蒸汽或次高压蒸汽形式回收,用于发电或供热等,在配套有发电机组的硫磺制酸装置中采用高压高温的蒸汽用于发电,可以使回收利用的余热经济效益更大化。然而在现有的高压火管锅炉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由于锅炉体型较大,换热管长度较长,导致靠近烟气进口端的换热管处经与水换热后,温度远大于换热管远离烟气进口端,使锅炉前后两端换热效率不同,且由于水垢的凝结速度与温度和水蒸发量相关,因此,更靠近烟气进口端的换热管也更容易集结水垢,致使换热管前后水垢凝结程度不同,对换热管前后水垢的清理时间和清理力度也有需所不同,若清理过度,则会导致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变短,若清理不完全,则会导致水垢残留在换热管上,使锅炉的换热效率下降,因此,换热管前后的温差不同,进一步增加了水垢清理难度,增加了锅炉的维护成本。
2、为此,提出一种高压火管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火管锅炉,包括烟气进口端(a)、锅壳(b)和排气管(c),所述锅壳(b)连接在烟气进口端(a)右端,所述排气管(c)连接在锅壳(b)的右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腔(1)、挤压部件(2)、换热管(3)、驱动部件(4)、推动辊(5)、除垢部件(6)、除垢盘(7)、驱动辊(8)和均热部件(9),所述补水腔(1)设置在锅壳(b)内,所述补水腔(1)为锥形腔体,所述换热管(3)固定在锅壳(b)内,所述驱动辊(8)设置在补水腔(1)前侧,所述推动辊(5)设置在驱动辊(8)后端,所述推动辊(5)与驱动辊(8)贴合,所述除垢盘(7)滑动连接在换热管(3)上,所述均热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火管锅炉,包括烟气进口端(a)、锅壳(b)和排气管(c),所述锅壳(b)连接在烟气进口端(a)右端,所述排气管(c)连接在锅壳(b)的右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腔(1)、挤压部件(2)、换热管(3)、驱动部件(4)、推动辊(5)、除垢部件(6)、除垢盘(7)、驱动辊(8)和均热部件(9),所述补水腔(1)设置在锅壳(b)内,所述补水腔(1)为锥形腔体,所述换热管(3)固定在锅壳(b)内,所述驱动辊(8)设置在补水腔(1)前侧,所述推动辊(5)设置在驱动辊(8)后端,所述推动辊(5)与驱动辊(8)贴合,所述除垢盘(7)滑动连接在换热管(3)上,所述均热部件(9)设置在锅壳(b)底部,其用以配合补水腔(1)提高换热管(3)的换热效率,所述驱动部件(4)设置在驱动辊(8)后端,其可以在驱动辊(8)转动时在补水腔(1)内壁的配合保持与推动辊(5)贴合,并带动除垢盘(7)移动,所述挤压部件(2)设置在除垢盘(7)左侧,其在除垢盘(7)相对推动辊(5)向左移动时停止推动辊(5)对除垢盘(7)的推动,所述除垢部件(6)设置在除垢盘(7)左端,其在除垢盘(7)停止移动时对换热管(3)上的水垢进行化学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火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部件(9)包括进水管(91)和出水管(92),所述进水管(91)设置在锅壳(b)下端,所述进水管(9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水管(91)之间的距离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所述出水管(92)设置在锅壳(b)上端,所述出水管(92)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出水管(92)均设置在锅壳(b)上对应进水管(91)位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火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腔(1)左端内径大于右端内径,所述补水腔(1)下端与进水管(91)连通,所述补水腔(1)上端与出水管(9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火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4)包括升降槽(41)、升降块(42)、升降丝杆(43)、驱动盘(44)、贴合单元(45)和驱动凸块(46),所述升降槽(41)开设在锅壳(b)左右两侧,所述升降块(4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块(42)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升降槽(41)内,所述升降丝杆(43)左右两端与对应的升降块(4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凸块(46)设置在推动辊(5)内,所述驱动凸块(46)与升降丝杆(43)配合,所述驱动盘(44)滑动连接在换热管(3)上,所述驱动盘(44)与推动辊(5)贴合,所述贴合单元(45)设置在驱动盘(4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火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45)包括贴合块(451)、贴合槽(452)、贴合齿条(453)、贴合齿轮(454)、抵接齿条(455)和抵接弹簧(456),所述贴合槽(452)开设在驱动盘(44)内,所述贴合块(451)滑动连接在贴合槽(452)内,所述升降丝杆(43)贯穿贴合块(451)左右两端,所述贴合齿条(453)固定连接在贴合块(451)后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光铭,赵志,张健,陈玲,唐海军,程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瑞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