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发电的转动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电装置及转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煤体破碎的程度也大幅增加,综采(掘)机切割煤体时所产生的粉尘量也将明显增多,在井下使用托辊运输煤炭时,这些粉尘就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然而采用普通含电池的转动检测设备安装在托辊上以对托辊运动状态进行检测时,由于电池电量有限,在电池的电量耗尽之后需对转动检测设备进行电池更换,否则转动检测设备无法长期监测托辊的旋转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普通的转动检测设备裸露在外界,容易进入煤粉尘,也同样会影响寿命,且在受损情况下,在维修拆装更换方面也是不方便的,需要整个拆装,这样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在轴线处于水平状态下,若转子件转动时,定子件能自行保持静止从而使得发电线圈能切割磁场线进行发电的自发电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发电装置,包括均为环形且轴线水平分布的转子件、定子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环形且轴线水平分布的转子件(1)、定子件(2)、发电线圈(3)和永磁体(4),所述发电线圈(3)设置在转子件(1)上,所述永磁体(4)设置在所述定子件(2)上,所述转子件(1)内具有环腔,所述定子件(2)置于所述环腔内,并与所述转子件(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定子件(2)的重心位于其轴心的下方,所述转子件在转动时,所述定子件保持静止,并由所述发电线圈(3)进行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件(2)为圆环板形,且所述定子件(2)上凹设有第一嵌装槽(21),所述永磁体(4)嵌装在所述第一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环形且轴线水平分布的转子件(1)、定子件(2)、发电线圈(3)和永磁体(4),所述发电线圈(3)设置在转子件(1)上,所述永磁体(4)设置在所述定子件(2)上,所述转子件(1)内具有环腔,所述定子件(2)置于所述环腔内,并与所述转子件(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定子件(2)的重心位于其轴心的下方,所述转子件在转动时,所述定子件保持静止,并由所述发电线圈(3)进行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件(2)为圆环板形,且所述定子件(2)上凹设有第一嵌装槽(21),所述永磁体(4)嵌装在所述第一嵌装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件(2)上凹设有多个第一嵌装槽(21),且多个所述第一嵌装槽(21)环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一嵌装槽(21)内嵌装一个所述永磁体(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件(2)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二嵌装槽(22),所述第二嵌装槽(22)内嵌装有配重块(23)以将所述定子件(2)的重心下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件(1)还包括第一端盖(11)、中间体(12)和第二端盖(13),所述中间体(12)为圆筒状,所述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3)均为与所述中间体(12)内孔相配合的圆环形板,且所述第二端盖(13)一侧的中部同轴凸设有第一管轴(131),所述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3)均同轴嵌装在所述中间体(12)内,且所述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3)在所述中间体(12)内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管轴(131)位于所述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3)之间,且所述第一管轴(131)远离所述第二端盖(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11)相抵,所述中间体(12)、第一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丞,袁野,兰建民,王志伟,丁丽丽,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卓越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