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988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包括有透镜前组、透镜对焦组和透镜后组,透镜前组、透镜对焦组和透镜后组沿光轴的延伸方向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透镜前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非球面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透镜前组满足:‑1.8<Fa1/F<‑0.8;其中,Fa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F是光学成像系统对焦无限远时的焦距。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小体积,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焦组移动时全视场角变化很轻微,所有对焦距离范围内的光学畸变都小于1%,通光孔径更大并且提供了高素质的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随着摄影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相机可更换镜头的光学像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更加追求体积小、重量轻的镜头,实际应用中,较轻的镜头更有利于手持云台或者无人机挂持来进行拍摄,然而目前大光圈高像质的全画幅相机可换镜头存在体积、重量偏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焦组移动过程中全视场角的变化太大,在摄影距离比较短时的光学畸变过大,不能满足小型化摄影设备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学素质更高、体积和重量更小、在对焦不同位置时视场角变化量更小、可避免因焦点位置变化而产生视觉拉伸效应的光学成像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包括有透镜前组、透镜对焦组和透镜后组,所述透镜前组、所述透镜对焦组和所述透镜后组沿光轴的延伸方向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所述透镜前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透镜前组、透镜对焦组和透镜后组,所述透镜前组、所述透镜对焦组和所述透镜后组沿光轴的延伸方向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所述透镜前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非球面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所述透镜前组满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前组满足:

4.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透镜前组、透镜对焦组和透镜后组,所述透镜前组、所述透镜对焦组和所述透镜后组沿光轴的延伸方向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所述透镜前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非球面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所述透镜前组满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组成胶合透镜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前组满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对焦组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从物侧到像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悦希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