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987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联合仿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包括:建立三维联合仿真系统,用于支持不同仿真软件的集成与协同;根据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时间同步的需求,将三维联合仿真系统划分为多类模块;利用多类模块,进行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软件集成与协同,并对三维联合仿真过程进行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三维联合仿真系统,通过精细化的仿真流程,实现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集成与协同,并对仿真过程进行管理,使三维联合仿真过程标准化,从而降低仿真难度,使三维联合仿真可以在仿真行业普遍使用,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仿真,具体涉及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使得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品创新压力。仿真作为优化产品设计,保证产品性能并缩短研发周期,验证复杂工况的最佳方法,其应用日趋广泛,已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石与催化剂。目前在仿真领域,各行各业更多在单学科,单物理场的进行仿真应用。由于技术壁垒导致多学科、多物理场联合仿真举步维艰,但是对于真实世界,任何一个对象都存在于多物理场中,所以单物理场仿真明显远达不到现实世界场景要求,所以为了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结果,对于多物理场,多学科联合仿真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

2、对于联合仿真,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包括:

3、1.仿真分不同方向:结构,流体,动力学,电控等;按照维度分为一维和三维;

4、2.不同方向的仿真模型完全不一样,同一方向仿真模型由于关键字,语言,编程逻辑等差异也不可复用;

5、3.对于欧盟modelisar提出的fmi协议,虽然定义了co-simulation,exchange-model接口,但是如果想把这些接口打通,还需要一套可行框架方法。

6、对于联合仿真,行业内目前存在如下难题:

7、1.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集成与协同实现困难;

8、2.通用仿真集成框架搭建困难;

9、3.不同仿真软件架构不同,使仿真软件间数据交换与接口标准化建立也成为一大难题;

10、4.仿真过程中,不同仿真软件需要保持时间同步机制;

11、5.同种功能仿真软件五花八门,架构也大相径庭,所以搭建仿真过程管理工具,对仿真任务的配置、启动、暂停、继续和停止等控制功能实现,也极其困难。

12、基于这一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研究了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三维联合仿真系统,通过精细化的仿真流程,实现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集成与协同,并对仿真过程进行管理,使三维联合仿真过程标准化,从而降低仿真难度,使三维联合仿真可以在仿真行业普遍使用,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结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包括:

3、建立三维联合仿真系统,用于支持不同仿真软件的集成与协同;

4、根据所述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时间同步的需求,将所述三维联合仿真系统划分为多类模块;

5、利用所述多类模块,进行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软件集成与协同,并对三维联合仿真过程进行管理

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7、(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三维联合仿真系统,通过精细化的仿真流程,实现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间的仿真集成与协同,并对仿真过程进行管理,使三维联合仿真过程标准化,从而降低仿真难度,使三维联合仿真可以在仿真行业普遍使用,使仿真结果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结果。

8、(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通用仿真集成框架方法,能够支持不同仿真软件的集成;将数据交换与接口标准化,定义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接口协议,以实现不同仿真模型之间的高效、准确数据交换。

9、(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实现仿真时间的精确同步,包括固定步长同步和事件驱动同步机制,以适应不同仿真任务的需求;支持仿真任务的配置、启动、暂停、继续和停止等控制功能,以及仿真过程的监控和日志记录。

1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联合仿真系统包括耦合控制器、至少两个三维求解器,以及与每个三维求解器匹配的适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联合仿真系统的运行流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类模块包括基础网格类模块、基础通信类模块、核心功能模块、异构网格映射模块、显式/隐式耦合方案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以及工具包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通信类模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功能模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网格映射模块包括最近邻映射、最近投影映射和径向基函数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式/隐式耦合方案模块采用分区耦合的技术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基于MPI和Socket两种基本通信方式,采用分布式互通模型,用于实现支持大规模并行通信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模块用于进行模型解析、中间格式配置文件解析、仿真数据导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fmi标准的云端链化工具三维模型间的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联合仿真系统包括耦合控制器、至少两个三维求解器,以及与每个三维求解器匹配的适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联合仿真系统的运行流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类模块包括基础网格类模块、基础通信类模块、核心功能模块、异构网格映射模块、显式/隐式耦合方案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以及工具包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通信类模块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杰何金龙王泽兴蔺会光郝维王超王宁邹广才原诚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