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965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通的第一真空腔和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内设置用于离子压缩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真空腔内设置检测器;静电阱包括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腔内,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电极,每个电极具有允许离子通过的通道;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二透镜组供电;离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有离子经过第二透镜组;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子检测单元的输出调整所述第二透镜组上的电压,使得进入第二透镜组内离子序列中的前序离子减速,后续离子加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离子阱,包括 rf 离子阱,是允许储存离子和将储存的离子喷射到诸如离子回旋共振 (icr)分析仪之类的质量分析仪的现有设备。

2、makarov等人在专利us8017909b2提供了一种弯曲线性阱即c-trap,具体是储存离子并能将离子快速注入orbitrap检测器的储存阱。离子通过c-trap的门电极进入充满气体的曲线线性阱(c-trap),c-trap四极施加rf电位(500-1500vpp,3mhz),对离子进行径向的捕获,进入的离子被c-trap的另一端的阱电极反射,并在与氮气的碰撞中开始失去能量(~1mtorr)冷却在c-trap中,离子沿c-trap的曲线轴形成一个长弧,并通过在c-trap的门电极和阱电极上同时施加电位(抬升至200v且对抬升速率增加了限制),轴向限制离子,分别对推出电极(离c-trap曲率中心最远的电极)、拉出电极(离c-trap曲率中心最近的电极)和上下电极施加1200、1000和1100伏直流脉冲,将离子聚焦成一个紧密的离子云。

3、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不同大小离子与气体碰撞造成动能的损失,随后造成动能色散。

5、2.碰撞导致离子的分散,通过仿真发现离子包边缘离子难以通过狭缝,导致离子撞壁损失。

6、3.气体的非均一性导致,阱中离子的分布不可控,气体注入的流量和位置要求苛刻。


技术实现思路p>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通的第一真空腔和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内设置用于离子压缩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真空腔内设置检测器;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还包括:

4、静电阱,所述静电阱包括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腔内,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电极,每个电极具有允许离子通过的通道;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二透镜组供电;

5、离子检测单元,所述离子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有离子经过第二透镜组;

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子检测单元的输出调整所述第二透镜组上的电压,使得进入第二透镜组内离子序列中的前序离子减速,后续离子加速。

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该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包括步骤:

9、(s1)离子进入第一真空腔内内的第一透镜组中,离子在传输方向上被压缩,之后离子进入第二真空腔内;

10、(s2)离子以不同的顺序进入静电阱中,离子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有离子达到静电阱内第二透镜组中的电极;

11、当电极检测到前序离子时,控制器控制电源为处于所述前序离子下游的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前序离子减速;

12、当电极检测到后序离子时,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源为处于所述后序离子上游的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后序离子加速,使得离子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减小了离子动能色散;

13、(s3)离子被检测器接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离子动能色散小;

16、在第二真空腔内,可施加程序控制电压的多片电极(离子透镜组结构),电压程序可根据离子质量范围自动调校,对于飞的较快的小离子降速,对飞的较慢的大离子加速,减小大质量离子和小质量离子之间的动能色散和飞行时间差;

17、第一真空腔内,离子在弹射前无碰撞气干扰,减少离子撞壁损失,减少了不同质荷比离子动能的色散;

18、2.真空实现容易;

19、离子经过偏转后依次经过多个真空腔,避免了离子路径和抽气路径在一条路径上,降低了真空实现的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通的第一真空腔和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内设置用于离子压缩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真空腔内设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电极检测到前序离子时,控制器控制电源为处于所述前序离子下游的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前序离子减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中心组电极和外围组电极,所述中心组电极具有离子出射孔,所述外围组电极关于所述中心组电极对称设置;每组电极围出离子通道,依次设置的多组电极形成直线型离子通道,所述电源为每组电极施加射频电压和直流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出射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直线型离子通道的中心轴线。

<p>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组电极或外围组电极由二对相对设置的电极组成,电极内表面是平面或曲面。

7.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包括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从所述第一真空腔出射的离子进入第三真空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电极上施加电压的时间t<2∆T/3 ,∆T是离子通过相邻二个电极所用的时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通的第一真空腔和第二真空腔,所述第一真空腔内设置用于离子压缩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二真空腔内设置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电极检测到前序离子时,控制器控制电源为处于所述前序离子下游的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前序离子减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静电阱离子动能色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中心组电极和外围组电极,所述中心组电极具有离子出射孔,所述外围组电极关于所述中心组电极对称设置;每组电极围出离子通道,依次设置的多组电极形成直线型离子通道,所述电源为每组电极施加射频电压和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坤朱涛刘立鹏韩双来段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