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
技术介绍
1、无人机作为新兴产业,因其灵活、智能和安全的特性,已经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城市森林消防和自然灾害救援中,无人机可以迅速、准确地处置险情并保障人员安全,它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全局信息,运输应急救援物品、辅助快速搭建应急网络,为救援团队提供宝贵的情报支持。
2、无人机在携带应急救援物品降落过程中,无人机自身重力与运输的应急救援物品叠加后会变大,现有的无人机在减震过程中,大多是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支撑架来缓冲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当无人机自身重力与运输的应急救援物品叠加后,具有弹性的支撑架的弯曲幅度会变大,从而会导致支撑架出现弯曲的幅度变大,长此以往会导致支撑架出现严重变形的现象,影响对无人机落地缓冲的效果,同时还会因为缓冲效果不佳导致震动的力传输到无人机内部而导致内部元件受损,降低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3、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包括主体(1)和两组机翼架(101),两组所述机翼架(101)均固定连接在主体(1)外壁,所述机翼架(101)顶部开设有调节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机翼架(101)远离主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机翼(103),所述调节孔(102)贯穿机翼架(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设置有把手控制机构(2),所述把手控制机构(2)包括有单臂把手(201),所述单臂把手(201)固定连接在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包括主体(1)和两组机翼架(101),两组所述机翼架(101)均固定连接在主体(1)外壁,所述机翼架(101)顶部开设有调节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机翼架(101)远离主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机翼(103),所述调节孔(102)贯穿机翼架(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设置有把手控制机构(2),所述把手控制机构(2)包括有单臂把手(201),所述单臂把手(201)固定连接在主体(1)顶部,所述单臂把手(201)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v形杆(202),每个所述v形杆(202)远离单臂把手(2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杆(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杆(203)外壁滑动连接有定位插架(205),所述定位插架(205)与v形杆(2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4),所述单臂把手(201)相对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杆(206),所述l形滑动杆(206)顶部固定连接有双条孔控制板(207),所述双条孔控制板(207)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提手(208),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插架(205)均与双条孔控制板(20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设置有吊装移动机构(3),所述吊装移动机构(3)包括有吊机组件(301),所述吊机组件(301)固定连接在主体(1)底部,所述吊机组件(301)输出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坠(302),所述连接坠(302)外壁固定连接有两组坡面滑架(303),两组所述坡面滑架(303)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物品架(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还包括若干个定位孔(402),若干个所述定位孔(402)均开设在每个可调式支撑腿(401)外壁,所述定位插架(205)与定位孔(402)插接,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钦,林鑫,童俊议,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伯恩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