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主体及开放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751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28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主体及开放式耳机,开放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耳机主体包括耳机壳、扬声器及反馈麦克风,耳机壳具有面壁,扬声器设置在耳机壳内,并与面壁配合围成前腔,面壁设有出音孔,出音孔与前腔连通,面壁形成有由内向外凸起的凸块,凸块设有凹槽及通孔,凹槽与前腔连通,通孔与凹槽连通,反馈麦克风设置在凹槽内,反馈麦克风设有拾音孔,拾音孔与通孔对应连通。本申请耳机主体的凸块由内向外凸起,从而反馈麦克风设置在凸块的凹槽内时,使得反馈麦克风的拾音孔更靠近于用户的耳朵骨膜,这样,反馈麦克风能够较准确地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噪音和目标声音,从而有利于提升主动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耳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耳机主体及开放式耳机


技术介绍

1、开放式耳机是一种耳机类型,其特点是不进入耳道,声音通过空气传递至用户耳道内,由于开放式耳机不入耳,不会直接刺激耳膜,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耳朵的伤害。

2、由于用户在佩戴开放式耳机进行使用时,可以同时接收外界的声音和耳机发出的声音,从而为了减少噪音,部分开放式耳机设计有降噪功能,其中,降噪功能一般分为被动降噪功能和主动降噪功能,被动降噪是通过耳机内部的硅胶耳帽、头戴皮套等材料,尽可能地将耳道与外界隔离开,削弱外部声波的传递;主动降噪功能则是通过耳机中的反馈麦克风收集环境噪音,然后通过内置的电路板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与噪音相位相反的声波,从而抵消掉噪音,由此实现降噪的效果。

3、目前,开放式耳机的反馈麦克风主要是安装在的耳机主体的前腔内,但由于开放式耳机体积较大,佩戴时,耳机主体不能塞入耳道内,反馈麦克风的拾音孔距离耳朵鼓膜较远,导致反馈麦克风拾取的声音偏差较大,进而导致主动降噪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扬声器及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壳具有面壁,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耳机壳内,并与所述面壁配合围成前腔,所述面壁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面壁形成有由内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凹槽及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反馈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反馈麦克风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面壁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区域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扬声器及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壳具有面壁,所述扬声器设置在所述耳机壳内,并与所述面壁配合围成前腔,所述面壁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面壁形成有由内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凹槽及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反馈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反馈麦克风设有拾音孔,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面壁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区域面积的两倍,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管道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主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久高吴海全张波雷小保师瑞文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