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以及车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736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箱以及车位锁,机箱包括机箱外壳,以及设置于机箱外壳内的驱动组件,通过在机箱外壳的侧面设有引导槽,且引导槽的开口从机箱外壳的侧面延伸至机箱外壳的顶面,使得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能够经由引导槽伸出到机箱外壳顶面上,进而能够避免机箱外壳高度对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高度运动的限制,使得机箱的高度能够设计较小,避免因机箱高度较高而影响开车门和下车。具有上述机箱的车位锁,使得机箱内的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在驱动翻板转动时,可以伸出到机箱外壳的顶面外,使得机箱外壳的高度可以设计得较小,实现车位锁的扁平化超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位锁,尤其涉及一种机箱以及车位锁


技术介绍

1、车位锁一般安装在车位上,是防止别人随意占用私人或收费车位的一种设备,可以让车辆随到随停,无需人员进行管理。对于收费车位,车位锁通常是通过机箱驱动一块挡板竖起来对车位进行锁定,结算停车费用后挡板才会降下,车辆可以离开。

2、其中,机箱内设有驱动机构和传动臂,传动臂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可转动的挡板。由于传动臂在传动过程中在倾斜向上存在上下运动,因此传动臂设置于机箱内时,机箱的高度需要设置较高,以提供高度空间给传动臂上下运动。另外,现有技术中机箱,其控制部件中的信号模块安装于机箱的顶部,这同样会增大机箱的高度。而机箱的高度设置较高时,当车辆停在车位锁时,车门打开时有可能磕碰到机箱,进而影响车门打开,而且机箱的高度设置较高,还会影响人下车,例如挡住或绊到下车人的脚。

3、因此,亟需要一种机箱以及车位锁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机箱,其能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箱,安装于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外壳内的驱动组件,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开口从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机箱外壳的顶面,所述引导槽由所述机箱外壳外部贯穿至所述机箱外壳内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在所述引导槽内滑动,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或回缩至所述引导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上的开口为第一开口,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机箱外壳的顶面上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驱动所述车位锁的翻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能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安装于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箱外壳内的驱动组件,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开口从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机箱外壳的顶面,所述引导槽由所述机箱外壳外部贯穿至所述机箱外壳内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在所述引导槽内滑动,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出或回缩至所述引导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机箱外壳的侧面上的开口为第一开口,所述引导槽在所述机箱外壳的顶面上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驱动所述车位锁的翻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能够经所述第二开口伸出到所述机箱外壳的顶面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内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沿所述引导面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弧形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沿着所述动力输出端的滑动方向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弧形段、斜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为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凸面弧,所述第二弧形段为朝向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引导槽内部的凹面弧,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弧形段滑入所述引导面,并经所述第二弧形段滑出所述引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伸出至所述引导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引导槽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君骆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巽互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