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互花米草是原产于美洲温带海岸的高大草本植物,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强大的耐盐性和泌盐功能使其能长时间耐受海水浸泡,成为最接近大海的陆生植物之一。它们的茎非常坚硬,可消解水动力、降低潮水流速并抵挡一定高度的海浪,同时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正是这种“防浪固堤、促淤造陆”的功能,使得人类将其作为“工程植物”引入各地沿海滩涂。互花米草于1979年传入我国。今年来,互花米草种群在中国迅速扩张,北至河北唐山,南至广西北海,总面积超过5.45万公顷。
2、然而,由于互花米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种子繁殖,所以成长迅速。互花米草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底栖动物的栖息地,导致滩涂贝类种群密度下降,侵占了红树林等乡土植物的生存空间,也影响了迁徙和越冬鸟类的觅食和休息,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同时,由于互花米草大面积侵占滩涂,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制约了近岸滩涂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所述治理进行区(12)持续遮阴3-5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在互花米草的扬花期之前15-20天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刈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光伏发电阵列(2)包括若干排光伏阵列,每排光伏阵列包括一组光伏支架和若干安装在所述光伏支架上的光伏组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所述治理进行区(12)持续遮阴3-5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在互花米草的扬花期之前15-20天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刈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光伏发电阵列(2)包括若干排光伏阵列,每排光伏阵列包括一组光伏支架和若干安装在所述光伏支架上的光伏组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治理互化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光伏阵列之间的漏光行间种植芦苇或者其他本地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铁裕,刘鹏,陈铁军,李博华,魏星,陈行文,蒋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尤汶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