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卸,具体为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
技术介绍
1、现目前车辆运输货物产品是最简单的物流方式,但是装卸是整个工作量最大的一个工序,平常为了节省装卸的成本可能采取货物带托运输,但在这种情况下托盘的回收又成了一个大问题,不仅需要回收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回收难度,货物不带托叉车又无法进行装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不需要带托就能实现叉车的快速装卸操作。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包括装卸组件,所述装卸组件用于焊接在货车的车厢底板上,所述装卸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升降板,所述固定板内形成有矩形内腔,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矩形内腔内,所述升降板具有沿所述固定板高度方向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承载条,多个所述承载条沿着所述升降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对应所述承载条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口,卸货时,所述承载条从所述槽口伸出,用于使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条之间形成叉车叉取空间。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底部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楔形面,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的下方均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沿着所述升降板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滑移块的顶部设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楔形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内腔内设置有双向螺纹丝杠,所述双向螺纹丝杠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两个所述滑移块分别螺纹套转在所述双向螺纹丝杠的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双向螺纹丝杠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圆槽内并固定有驱动圆盘,所述驱动圆盘远离所述双向螺纹丝杠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槽口。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圆盘上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圆槽内开设有螺纹孔,当所述升降板处于卸货状态时,所述紧固螺栓的尾部螺纹适配在所述螺纹孔内。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条为门字形折弯件。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相邻两个承载条之间形成的叉取空间供叉车的叉齿插入进行货物的叉取操作,放置货物时将货物放置在承载条上,然后叉齿下降低于承载条的高度,使承载条承载货物,实现货物分离,叉车退出即可达到快速装卸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卸组件,所述装卸组件用于焊接在货车的车厢底板上,所述装卸组件包括固定板(1)和升降板(2),所述固定板(1)内形成有矩形内腔(3),所述升降板(2)设置在所述矩形内腔(3)内,所述升降板(2)具有沿所述固定板(1)高度方向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承载条(4),多个所述承载条(4)沿着所述升降板(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对应所述承载条(4)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口(5),卸货时,所述承载条(4)从所述槽口(5)伸出,用于使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条(4)之间形成叉车叉取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底部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楔形面(6),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6)的下方均设置有滑移块(7),所述滑移块(7)沿着所述升降板(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滑移块(7)的顶部设有第二楔形面(8),所述第二楔形面(8)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楔形面(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内腔(3)内设置有双向螺纹丝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开设有圆槽(10),所述双向螺纹丝杠(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圆槽(10)内并固定有驱动圆盘(11),所述驱动圆盘(11)远离所述双向螺纹丝杠(9)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槽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圆盘(11)上穿设有紧固螺栓(13),所述圆槽(10)内开设有螺纹孔(14),当所述升降板(2)处于卸货状态时,所述紧固螺栓(13)的尾部螺纹适配在所述螺纹孔(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条(4)为门字形折弯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卸组件,所述装卸组件用于焊接在货车的车厢底板上,所述装卸组件包括固定板(1)和升降板(2),所述固定板(1)内形成有矩形内腔(3),所述升降板(2)设置在所述矩形内腔(3)内,所述升降板(2)具有沿所述固定板(1)高度方向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升降板(2)的顶部固定有多个承载条(4),多个所述承载条(4)沿着所述升降板(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对应所述承载条(4)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口(5),卸货时,所述承载条(4)从所述槽口(5)伸出,用于使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条(4)之间形成叉车叉取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装卸的货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底部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一楔形面(6),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6)的下方均设置有滑移块(7),所述滑移块(7)沿着所述升降板(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滑移块(7)的顶部设有第二楔形面(8),所述第二楔形面(8)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楔形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元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恒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