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603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属于沉淀池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沉淀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注料管,沉淀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沉淀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抽污泵,操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沉淀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该高效沉淀池,通过设置有控制器、抽污泵和旋转电机,能够对杂质颗粒进行充分和高效的沉淀,利用搅拌轴对废水进行搅拌,有利于废水与沉淀化学药剂进行充分的溶解,有利于杂质进行沉淀,同时有利于颗粒在搅拌的作用下不断与斜板进行碰撞,将固体颗粒沉淀在斜板的表面,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收纳盒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沉淀池,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1、沉淀池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传统的沉淀池通常采用平流式或竖流式结构,其沉淀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流速度、沉淀时间、沉淀物分布等。为了提高沉淀效果,需要加大沉淀池的面积和深度,但这样会导致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高效沉淀池来解决这些问题。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559278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入口处设置有曝气设备,所述沉淀池主体内位于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砂分离模块,所述砂分离模块远离曝气设备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刮渣模块,所述砂分离模块底部设置有排砂螺杆。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长期运行,故障率低,对于粒径>75μm的超细砂可达到95%分离效率;沉砂斜板模块采用的模块化安装形式,前期安装和后期维护方便,大大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整体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正常运行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但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杂质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4),所述沉淀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注料管(6),所述沉淀箱(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抽污泵(7),所述操作台(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16),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的外表面与沉淀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斜板(14),两个所述抽污泵(7)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收纳盒(12),所述收纳盒(12)的底面与沉淀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4),所述沉淀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注料管(6),所述沉淀箱(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抽污泵(7),所述操作台(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16),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的外表面与沉淀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沉淀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斜板(14),两个所述抽污泵(7)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收纳盒(12),所述收纳盒(12)的底面与沉淀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抽污泵(7)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每个所述固定板(8)的底面均与操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超然谢钧成方兵林辉李咏军谭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