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548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利用静电纺丝法将高分子溶液制成纳米纤维,将纳米纤维与天然纤维共混纺纱进行编织,得到基础面料;(2)将石蜡加热融化后,加入3‑甲基丙烯酰胺基多巴胺和甲基丙烯酸,最后加入引发剂,制备得到油相溶液,将油相溶液倒入组分包含乳化剂的水相溶液中,搅拌乳化,加热发生聚合反应后得到相变微胶囊;(3)将基础面料浸泡在含有相变微胶囊的溶液中,使相变微胶囊自粘附在基础面料上,取出后浸轧、烘干,得到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上述方法步骤简单,相变微胶囊在基础面料上的附着力强,得到的调温纺织品具有优异的蓄热调温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保暖、遮羞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加注重其舒适性、环保性以及特殊功能性(如抗菌、防静电、调温等)。功能性纺织品研发的热度逐步攀升,现已成为行业的焦点所在。调温纺织品能根据人体温度变化自动调节温度,解决增减衣物带来的不便以及调节环境温度的高能耗问题,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

2、相变材料(pcm)由于其卓越的热管理能力在调温纺织品领域受到特别关注,相变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相变的材料,在对应的相变温度下,其会发生相应的物相变化,物相变化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从而调整或控制调温对象的周围环境温度。相变微胶囊(mpcps)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相变材料的放热和吸热过程来调节温度(内部分子形态会在结晶区与无定形区之间相互转变)。

3、公开号为cn11782102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磁力搅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高分子包括聚乙烯醇、尼龙、聚乳酸或聚氨酯;天然纤维为棉、麻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3~20wt%;静电纺丝工艺的参数为:电压15~20kV,喷丝口到收集器15~20cm,流速0.5~1.5mL/h,环境温度为20~30℃,环境湿度为4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高分子包括聚乙烯醇、尼龙、聚乳酸或聚氨酯;天然纤维为棉、麻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3~20wt%;静电纺丝工艺的参数为:电压15~20kv,喷丝口到收集器15~20cm,流速0.5~1.5ml/h,环境温度为20~30℃,环境湿度为4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与天然纤维共混的质量比为1:0.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两种单体3-甲基丙烯酰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君孙爱华段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微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