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535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技术领域;通过磁轭两端设置混流式风扇,将冷却风分为冷却磁极端部线圈的径向冷却风和进入磁极极间外表面的轴向冷却风;相邻两磁极绕组之间构成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在极间外表面通风冷却空间设置呈轴向布置的极间通风分区板,使极间通风分区板与磁极绕组外表面构成分隔的轴向通风风道;从而保证磁极绕组极间区域无法采用径向通风冷却的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的转子磁极绕组冷却,并解决了传统结构迎风面和背风面冷却效果差异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转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冷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转子往某一方向旋转时,磁极绕组外侧迎风面冷却情况比磁极背风面要好,往往背风面的温升高于迎风面,导致磁极绕组两侧温差较大。同时,对于采用轴向通风冷却的高转速水轮发电机,由于磁极极间轴向进风压头不足以及极间漏风的原因,往往冷却风从轴向端部进入极间轴向风道后,难以深入到达磁极中部区域,在进入端部区域较短位置就全部进入了定转子气隙,导致磁极绕组中部区域得不到有效冷却,从而造成磁极绕组温升不均匀,容易带来磁极绕组热变形不协调的问题。

2、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磁极绕组冷却效果,公开号为cn108258824a,公开日为2018年7月6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转子磁极绕组内冷与外冷联合冷却方法,部分冷却气体沿磁极线圈(或磁极绕组)轴向线圈边进入载流排的纵向过流通道内,对磁极线圈内表面进行冷却,其余冷却气体进入两磁极线圈之间的通道内,形成外冷通风风路,对磁极线圈的外表面进行冷却,该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风风道(10)为极间通风分区板(3)与两相邻磁极绕组轴向外表面(20)分别构成的两处轴向方向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风风道(9)为两端的端部挡风板(5)与两端的磁极绕组端部外表面(13)分别构成的两处径向方向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风风道(10)为极间通风分区板(3)与两相邻磁极绕组轴向外表面(20)分别构成的两处轴向方向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风风道(9)为两端的端部挡风板(5)与两端的磁极绕组端部外表面(13)分别构成的两处径向方向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绕组(1)外侧设置有绝缘板(12),磁极绕组(1)与绝缘板(12)接触,绝缘板(12)与磁极铁心(2)上支撑平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间通风分区板(3)包括外侧结构(19)、挡风翼板(11)和t尾结构(14);外侧结构(19)设置在相邻磁极绕组(1)之间,外侧结构(19)的两侧边与相邻磁极绕组轴向外表面(20)平行;t尾结构(14)为固定结构;t尾结构(14)与磁轭(8)的t尾槽相连接固定;外侧结构(19)的外径侧两边设置有周向挡风翼板(11);外侧结构(19)、挡风翼板(11)和t尾结构(14)连接为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尾结构(14)通过垫片或者楔形键与磁轭t尾槽接触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翼板(11)在两端设置有轴向相同长度的等宽直段(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宽直段(21)轴向长度h至少为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宽直段(21)外侧周向挡风翼板(11)与磁极绕组外侧绝缘板(12)的周向间隙为1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混流式风扇的提升磁极绕组冷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翼板(11)周向宽度沿轴向从等宽直段(21)末尾往中间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应冬郑小康刘晓王万才王培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