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具体涉及一种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道路和厂房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需要在山地地形上进行建设。这种地形特征不可避免地要求大量使用支挡结构,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抗滑桩作为抵抗侧向土压力的主要支挡结构,尤其是悬臂式抗滑桩,因其节约占地面积、增加可用场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基坑支护等工程中。
2、目前,针对挖方边坡的悬臂桩施工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法已经较为成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相对完善。然而,对于填方边坡,尤其是采用机械成孔方式施工的悬臂抗滑桩,现有技术中鲜有成功的施工案例,缺乏系统的施工工艺总结和质量控制方法。
3、在高填方边坡工程中,悬臂抗滑桩通常具有悬臂长度大(8~10米)、桩径大(如1.8米)等特点。传统的一次性连续浇筑成桩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面临诸多困难:由于桩身混凝土自重大,孔口难以固定模板,无法有效抵抗混凝土侧向压力,导致支模困难,甚至无法实施。
4、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工程实践中尝试采用
...【技术保护点】
1.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包括地下段、接桩段和悬臂段,多根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间隔排布构成抗滑桩排墙,所述成桩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位开挖原始地面,形成护筒扩大孔,在护筒扩大孔内设置接桩段护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段护筒的原始地面以下部分与原始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比例为1:1;所述二次浇筑界面位于高于原始地面的接桩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包括地下段、接桩段和悬臂段,多根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间隔排布构成抗滑桩排墙,所述成桩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桩位开挖原始地面,形成护筒扩大孔,在护筒扩大孔内设置接桩段护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段护筒的原始地面以下部分与原始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比例为1:1;所述二次浇筑界面位于高于原始地面的接桩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桩段护筒的直径比地下段的桩径大5%至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悬臂大直径抗滑桩的二次浇筑成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桩段桩头上开凿若干凹凸槽,凹凸槽的深度或高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罗涛,季新友,尉学勇,蔡庆娥,刘文红,董小波,赵冬,刘延芳,任勇,郭冠淼,杨坤,杨小明,文和鹏,王鹏,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