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479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7
本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的一侧焊接有延长座,所述圆形底盘的一圈焊接有三块轴座,且轴座以圆形底盘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分布,所述延长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横梁,所述圆形底盘的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夹持组件,改良后的打磨装置,通过增加承托圆盘、弧形孔、限位柱、限位卡头、轴杆、中心柱、旋转柱和定位杆等结构,能够从不同方向对同轴连接器产品形成稳定夹持压力,通过增加双头电机、外壁打磨辊、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内壁打磨辊、打磨刷头等结构,能同时对内壁和外壁进行打磨,够保证产品壁厚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生产加工,具体为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指连接两个轴的端部所用到的零件,以保证两个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一般用来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从动轴,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使连接器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专业体系,成为连接器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在同轴连接器加工时需要用到打磨装置。

2、现有的同轴连接器打磨装置,在打磨时常常因为固定不够牢固,导致脱落、跑偏,导致打磨的质量不够高,打磨效率也较低;有些打磨装置,只能打磨同轴连接器的外壁,无法对同轴连接器的内壁进行有效打磨,因此提出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

3、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设计的打磨装置对产品的固定夹持不够牢靠,导致产品打磨时跑偏或脱落;2、现有设计的打磨装置无法同时对同轴连接器的内壁和外壁同时打磨,打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圆形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盘(1)的一侧焊接有延长座(2),所述圆形底盘(1)的一圈焊接有三块轴座(3),且轴座(3)以圆形底盘(1)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分布,所述延长座(2)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横梁(5),所述圆形底盘(1)的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夹持组件(6),所述横梁(5)的一端安装有打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6)包括旋转柱(601),所述旋转柱(601)的顶部安装有承托圆盘(602),所述承托圆盘(602)的表面设有三组弧形孔(603...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圆形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底盘(1)的一侧焊接有延长座(2),所述圆形底盘(1)的一圈焊接有三块轴座(3),且轴座(3)以圆形底盘(1)的中轴线为中心等角分布,所述延长座(2)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横梁(5),所述圆形底盘(1)的表面中心处安装有夹持组件(6),所述横梁(5)的一端安装有打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6)包括旋转柱(601),所述旋转柱(601)的顶部安装有承托圆盘(602),所述承托圆盘(602)的表面设有三组弧形孔(603),所述弧形孔(603)的内壁贴合有限位柱(604),所述限位柱(604)的顶部安装有限位卡头(605),所述限位柱(604)的底部安装于轴杆(606)的一端,所述轴杆(606)的另一端安装于定位杆(607)的顶部,所述承托圆盘(602)的顶部中心安装有中心柱(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华陈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