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474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容仪,包括:内壳组件、外壳、散热机构,及光源组件,所述内壳组件限定出一容纳腔;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内壳组件上,并与所述内壳组件共同构成有相互分隔的进风区和散热区,所述进风区与所述散热区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散热机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气流经由所述进风区吸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区排出;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散热机构上,用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机构上,以使所述散热机构将所述光源组件的热量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另外设置散热孔,使得内部散热结构设计较为更简单,提升了散热效率且组装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具体涉及一种美容仪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光子技术逐渐应用到美容皮肤治疗领域,各种美容仪的功能多样化,例如可以用于祛斑、脱毛等;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美容仪由于内部结构复杂,采用的散热方式通常需要设置散热孔,导致其内部散热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散热效率低且组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美容仪,包括:

2、内壳组件,所述内壳组件限定出一容纳腔;

3、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内壳组件上,并与所述内壳组件共同构成有相互分隔的进风区和散热区,所述进风区与所述散热区均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4、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气流经由所述进风区吸入所述容纳腔,并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量从所述散热区排出;

5、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在所述散热机构上,用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机构上,以使所述散热机构将所述光源组件的热量排出。

>6、优选地,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相互固定,并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内壳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凸部,多个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二内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共同构成进风间隙,以使所述气流经由所述进风间隙进入所述进风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沿所述第二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一凸部凸起于所述进风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远离所述进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相互固定,并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内壳的外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凸部,多个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第二内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共同构成进风间隙,以使所述气流经由所述进风间隙进入所述进风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沿所述第二内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一凸部凸起于所述进风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的第二出风口,以使所述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辉王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