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与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445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与应用。设计了一种H型电解池,阴阳极中间通道处使用质子膜将阴阳电解室隔开,同时阴阳极均使用钛钌板作为电极,于不同电解液中施加一定电流强度,集成一种快速溶解砷铅矿固溶体的装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应用方法对砷铅矿固溶体进行通电溶解,只需更换不同电解液即可获取砷或铅的选择性快速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安全与,涉及一种使用电强化技术对砷(as)铅(pb)矿进行快速溶解的装置及其应用,为受砷铅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含砷铅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工艺新装置。


技术介绍

1、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岩石、土壤、水体以及大气中。全球土壤砷浓度为6 mg/kg,而我国的土壤砷浓度为11.2 mg/kg,几乎是全球土壤砷浓度的2倍。砷污染的来源广泛,其中自然来源主要是由于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土壤侵蚀等会产生砷物质;而人为来源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可分为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这些活动使得砷元素通过烟尘、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进入环境,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进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研究表明,正常人体中也能检测出微量的砷,合理的砷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1d的砷摄入量最大值为0.1mg左右,但当人体摄入大量含砷物质,会引发器官衰竭、神经系统受损和致癌等。人体砷含量达到10-50mg时就会引发砷中毒,达到60-300 mg就会导致死亡。

2、砷污染的修复一直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 传统的物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H型连接方式;步骤(4)中的PFSA质子交换膜;步骤(5)的电解液为0.1mol/L的KNO3、Na2SO4和NaCl溶液;步骤(6)的阴阳电极均选择使用钛钌电极。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应用,其特征在于施加适当的电压,使电场作用于砷铅矿固溶体,以提升砷铅矿固溶体的选择性快速溶解效果,应用于受砷铅污染土壤修复和尾矿中砷和铅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场强化砷铅矿固溶体溶解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h型连接方式;步骤(4)中的pfsa质子交换膜;步骤(5)的电解液为0.1mol/l的kno3、na2so4和nac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强刘瀚琨张立浩李文倩周小斌卢瑜生辛一凡农小可罗菲王丹丹朱义年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