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及方法,属于化工分离。
技术介绍
1、泡沫分离是基于界面化学表面吸附的原理,以泡沫或气泡作为载体,利用具有表面活性的组分(离子、分子、胶体颗粒、固体颗粒或悬浮颗粒)与泡沫表面的吸附作用而黏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后浮于液面,实现表面活性剂组分或能与表面活性剂结合的组分从溶液中分离的方法,达到净化溶液的目的。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温和、能耗低、效率高、可连续或间歇操作、易于工业放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环保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分离等领域。目前,传统泡沫分离工艺存在气泡大且不均匀、稳定性差、传质效率慢、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减小气泡尺寸、改善气泡形貌、提高传质效率及分离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国专利cn116585757a公开了一种含筛孔八棱锥内构件的泡沫分离设备及其应用,该专利技术是通过强化泡沫排液的手段对β-葡萄糖苷酶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分离,实验表明该设备提升了富集比,但回收率还有待提升。中国专利cn103142664a公开了一种用两级泡沫分离法提取柴胡中柴胡总皂苷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和n+1个泡沫柱;泡沫柱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依次连接组成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和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核心部件相同,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包括转子、填料、壳体、电机、液体分布器,壳体下部侧面设有气体进口,顶部设有液体进口和泡沫出口,底部设有液体出口;转子内装有各种填料,转子底部与电机连接,由电机驱动旋转;液体输送管线将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喷射到填料内缘;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结构与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上述结构相同,此外,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和n+1个泡沫柱;泡沫柱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依次连接组成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和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核心部件相同,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包括转子、填料、壳体、电机、液体分布器,壳体下部侧面设有气体进口,顶部设有液体进口和泡沫出口,底部设有液体出口;转子内装有各种填料,转子底部与电机连接,由电机驱动旋转;液体输送管线将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喷射到填料内缘;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结构与第一超重力旋转填料床的上述结构相同,此外,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进口与消泡器下方的分流阀连接,回流液通过液体分布器输送到填料内部;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气体进口处设置导流筒,防止过多液体流入第二泡沫柱中,影响气泡的上升;第二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液体出口设有单向阀,未进行泡沫分离的液体继续进入第一旋转填料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包括上筒和下筒,上筒和下筒均为空心圆台结构,其外侧由多个呈圆弧状凸起结构的引流隔板依次连接构成筒状结构,上筒和下筒为倾斜放置,二者组合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且上筒的顶端开口比下筒的底端开口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引流隔板占导流筒圆周的1/4~1/36,在离心力作用下,飞溅出的液体撞击到上筒时,引流隔板上的凸起部分会将液体引流至两块引流隔板之间的凹槽中,并沿凹槽方向流动,使得原本集中的流体受冲击力分散至不同的凹槽方向,改变了液体流动方向,下筒用于阻挡填料床内剩余液体,避免液体进入第二泡沫柱;在导流筒作用下使液体沿液体出口流入第一旋转填料床中,有助于第二泡沫柱的稳定运行,防止液体冲击;导流筒整体高度依据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和泡沫柱的尺寸设定,上筒和下筒的高度比例范围在1:2~1:10之间,上筒与竖直方向呈5°~85°的倾斜角度,下筒与竖直方向呈0°~85°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连续泡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泡沫柱、第二泡沫柱、第三泡沫柱的泡沫柱柱身呈封闭式圆柱形;第三泡沫柱的侧方设有导流管,其出口连接消泡器,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智,李佳宇,袁志国,张程前,傅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