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360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冷凝器的输出端经第一节流元件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的输入端与气液分离器的液体输出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入端与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的补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连接,第二节流元件设置于气液分离器和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节流元件的节流降压使制冷剂变为气液两相状态,并通过气液分离器将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而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的中间补气口,以对压缩机进行补气,从而减少压缩机的做工,有效提升了压缩机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冷,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房等数据中心通常需要制冷系统来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参照图1所示,制冷系统通常包括冷凝器101、储液器102、蒸发器103和压缩机104等,冷凝器101一般安装于室外,蒸发器103一般安装于室内。而由于数据中心风冷空调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差距较大,因此磁悬浮或气悬浮压缩机通常都会通过多级压缩来提升压缩机的压缩比,以适应机房空调的使用场景,而压缩机为多级压缩的,通常可以通过中间级补气的方式来提升压缩机的能效。

2、目前磁悬浮或气悬浮压缩机的补气方式一般为:将储液器102出口冷媒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节流元件106节流,另一路不经过节流元件106,然后经过节流元件106的一路冷媒通过板式换热器105给没有经过节流元件106的一路冷媒降温,之后经过节流元件106的一路冷媒再流回到压缩机104中间补气口。

3、但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经过节流元件的一路冷媒和不经过节流元件的一路冷媒由于中间需要经过板式换热器来进行换热,中间的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补气管路和补气调节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经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补气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补气管路,用于控制流过所述补气管路中的制冷剂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旁通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补气管路和补气调节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经所述补气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所述补气调节阀设置于所述补气管路,用于控制流过所述补气管路中的制冷剂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位,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旁通阀分别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旁通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补气管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补气管路内制冷剂的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补气管路内制冷剂的压力,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济尧陶锴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