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326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涉及腹腔引流管技术领域,包括渗液收集机构、腹腔液收集机构,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位于渗液收集机构的一侧,所述渗液收集机构包括有粘合硅胶盘,所述粘合硅胶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贴,所述粘合硅胶盘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渗液收集透明袋,所述粘合硅胶盘的圆心处贯通开设有渗液进口,所述渗液进口与渗液收集透明袋的内腔贯通,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的前侧开设有贯通至内腔的引流管固定孔。本技术通过粘合硅胶盘、渗液收集透明袋、引流橡胶管的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腹腔创面不仅可预防渗液流出,还可起到防水防护效果,有效保护引流管创面处的局部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腹腔引流管,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腹腔引流管一般用在腹腔手术以后,用来引流创面或刀口的渗血,渗液及其他引流液,并观察腹腔内出血,渗液情况,判断手术以后刀口状态,病人的恢复情况等,一般引流管需要进行常规的消毒,防止沿管道引起腹腔内感染,且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换药时应仔细消毒管道周围及其与腹壁结合处,即管道进入腹腔处,并仔细观察有没有分泌物,如果分泌物较多,应及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明确是否有感染情况,必要时及时拔出引流管。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因为腹腔引流管与引流创面之间由于会出现少量渗液现象,因此保持引流管口的干燥十分重要,湿润的环境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并引发感染,现有的腹腔引流管主要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引流管口,以吸收渗出的水分,但需要定期更换纱布或敷料,不仅更换过程较为费力,且包裹纱布或敷料的创面处防水效果不佳,患者无法在佩戴腹腔引流管的情况下进行沐浴,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包括渗液收集机构、腹腔液收集机构,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位于渗液收集机构的一侧,所述渗液收集机构包括有粘合硅胶盘,所述粘合硅胶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贴,所述粘合硅胶盘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渗液收集透明袋,所述粘合硅胶盘的圆心处贯通开设有渗液进口,所述渗液进口与渗液收集透明袋的内腔贯通,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的前侧开设有贯通至内腔的引流管固定孔,所述引流管固定孔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引流橡胶管,所述引流橡胶管的后端贯穿于渗液进口至粘合硅胶盘的后侧。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的底部贯通固定连接有排液袋,所述排液袋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密封盖。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包括有腹腔液收集袋、导管收卷机构,所述腹腔液收集袋位于导管收卷机构的右侧,所述腹腔液收集袋的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导管,所述引流导管的输入端贯穿于导管收卷机构至导管收卷机构的左侧且与引流橡胶管的底端卡接。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收卷机构包括有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收卷旋钮,所述收卷旋钮的底部圆心处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至收卷盒的内腔,所述引流导管贯穿于转杆的外壁,所述收卷盒的内壁底部圆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插杆卡接,所述收卷盒的内壁圆心处远离插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转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形卡块,两个所述方形卡块分别与两个方形卡槽卡接,两个所述方形卡块远离转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8、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通过粘合硅胶盘、渗液收集透明袋、引流橡胶管的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腹腔创面不仅可预防渗液流出,还可起到防水防护效果,有效保护引流管创面处的局部干燥。

9、2、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通过引流导管、导管收卷机构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用于将引流管内的腹腔液引入腹腔液收集袋的引流导管可利用导管收卷机构进行长度的收卷,方便患者携带较长的引流导管进行移动,提高引流装置的便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包括渗液收集机构(1)、腹腔液收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2)位于渗液收集机构(1)的一侧,所述渗液收集机构(1)包括有粘合硅胶盘(11),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贴(12),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渗液收集透明袋(14),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圆心处贯通开设有渗液进口(13),所述渗液进口(13)与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内腔贯通,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前侧开设有贯通至内腔的引流管固定孔(15),所述引流管固定孔(15)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引流橡胶管(16),所述引流橡胶管(16)的后端贯穿于渗液进口(13)至粘合硅胶盘(11)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底部贯通固定连接有排液袋(17),所述排液袋(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71),所述排液管(171)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密封盖(1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2)包括有腹腔液收集袋(21)、导管收卷机构(23),所述腹腔液收集袋(21)位于导管收卷机构(23)的右侧,所述腹腔液收集袋(21)的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导管(22),所述引流导管(22)的输入端贯穿于导管收卷机构(23)至导管收卷机构(23)的左侧且与引流橡胶管(16)的底端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收卷机构(23)包括有收卷盒(231),所述收卷盒(23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收卷旋钮(232),所述收卷旋钮(232)的底部圆心处固定安装有转杆(233),所述转杆(233)的底端贯穿至收卷盒(231)的内腔,所述引流导管(22)贯穿于转杆(233)的外壁,所述收卷盒(231)的内壁底部圆心处固定安装有插杆(237),所述转杆(233)的底端开设有插槽(236),所述插槽(236)与插杆(237)卡接,所述收卷盒(231)的内壁圆心处远离插槽(23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方形卡槽(235),所述转杆(23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方形卡块(234),两个所述方形卡块(234)分别与两个方形卡槽(235)卡接,两个所述方形卡块(234)远离转杆(23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23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包括渗液收集机构(1)、腹腔液收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2)位于渗液收集机构(1)的一侧,所述渗液收集机构(1)包括有粘合硅胶盘(11),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贴(12),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渗液收集透明袋(14),所述粘合硅胶盘(11)的圆心处贯通开设有渗液进口(13),所述渗液进口(13)与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内腔贯通,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前侧开设有贯通至内腔的引流管固定孔(15),所述引流管固定孔(15)的内圈固定安装有引流橡胶管(16),所述引流橡胶管(16)的后端贯穿于渗液进口(13)至粘合硅胶盘(11)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收集透明袋(14)的底部贯通固定连接有排液袋(17),所述排液袋(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71),所述排液管(171)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纹密封盖(1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腹腔引流管渗液的底盘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液收集机构(2)包括有腹腔液收集袋(21)、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莉单玉娟赵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