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31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涉及浓缩机技术领域,包括圆锥筒;圆锥筒内设置有沉降机构;沉降机构包括:隔离座,隔离座设置于圆锥筒内;隔离轮,隔离座上开设有通槽,隔离轮绕其轴线转动连接于通槽内;隔离轮与通槽的侧壁相抵触;隔离轮上包覆有柔性橡胶层;当凝絮物和碎石沉降挤压隔离轮时,凝絮物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挤压柔性橡胶层,并带动隔离轮转动,以使得凝絮物和粒碎石穿过隔离轮向下导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沉降机构,实现在凝絮反应的过程中即可使得部分沉降物导出,减少浆料中的凝絮物和碎石,便于后续凝絮反应速率,且可导出较高浓度的浆料,实现初步浓缩目的,进而提高浓缩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浓缩机,具体涉及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浓缩机是利用重力作用让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而清液则被排出;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待处理的悬浮液送入浓缩机内部,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浓缩机底部,形成浓稠的沉淀层;而清液则透过沉淀层上升至顶部,通过溢流口排出。

2、但是上述浓缩机入料装置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3、仅依靠重力沉降,沉淀层与清液的分层时间较长,影响处理效率;尽管引入搅拌结构能提高沉淀效率,但这可能导致水流扰动,进而影响上层清液的形成;

4、由于不同类型的矿浆具有不同的黏度和颗粒粒径,对于一些重金属矿浆而言,平稳入料尤为重要。而传统的用于普通矿浆减速的挡板,可能无法有效减缓这些矿浆的流速;特别是在矿浆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出料管的直径固定不变,矿浆的出料速度会加快,进一步影响入料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用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浓缩机入料装置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包括圆锥筒(1);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内设置有沉降机构(4);沉降机构(4)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电机(51)、搅拌杆(52)以及螺旋叶片(53);电机(51)安装于圆锥筒(1),搅拌杆(52)的一端与电机(51)同轴连接,搅拌杆(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隔离座(41),螺旋叶片(53)设置于搅拌杆(52),且螺旋叶片(53)设置于隔离座(4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的底端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包括圆锥筒(1);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内设置有沉降机构(4);沉降机构(4)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电机(51)、搅拌杆(52)以及螺旋叶片(53);电机(51)安装于圆锥筒(1),搅拌杆(52)的一端与电机(51)同轴连接,搅拌杆(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隔离座(41),螺旋叶片(53)设置于搅拌杆(52),且螺旋叶片(53)设置于隔离座(4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的底端设置有圆柱筒(54);螺旋叶片(53)的叶片宽度从底部向上逐渐减小,且螺旋叶片(53)叶片最宽位置处设置于圆柱筒(5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圆锥筒(1)内还设置有控制机构(6);控制机构(6)用于驱动隔离轮(43)转动,以将沉降于隔离座(41)上的凝絮物和碎石导出。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6)包括联动机构(61)和弹性气囊(62);联动机构(61)包括主动斜齿轮(611)和从动斜齿轮(612);主动斜齿轮(611)与搅拌杆(52)同轴连接,从动斜齿轮(612)同轴连接于隔离轮(43);弹性气囊(62)设置于隔离轮(4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浓缩机的智能入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吴网君杨冬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市中芬矿山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