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281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4
本技术涉及大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技术问题:在大灯检测的过程中,会因为不具有自动上料的结构,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料,严重导致检测的效率下降,且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不同规格的大灯对检测结构进行调整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包括有固定箱,还包括有上料组件和检测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实现自动上料的操作,且从动转辊进一步提高了上料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检测组件,便于根据待检测的大灯位置进行微调,并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大灯来进行调整,用于检测大灯的通电和亮度情况,控制器的前侧上端设置有显示屏,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监测大灯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步演变为一种普通的代步工具,夜间在光线差的区域驾驶时,由大灯为驾驶员提供照明,合适的照明会带来良好的、安全的驾驶体验,强度不足的照明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从而带来安全风险,大灯作为汽车的重要配件,在汽车的行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性能备受关注,为了保证汽车大灯的正常照明,需要在汽车出厂前对汽车的大灯进行检测,以保证大灯能够为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合适的光照,就需要用到检测装置,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大多结构单一,不具有自动上料的结构,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料,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较为费时,严重导致检测的效率下降,且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不同规格的大灯对检测结构进行调整,降低了使用的适用性,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而极易影响到整个钻孔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大灯检测的过程中,会因为不具有自动上料的结构,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料,严重导致检测的效率下降,且结构固定,无法根据不同规格的大灯对检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包括有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箱门(2)、支撑底座(3)、支撑架(4)、第一安装槽(5)、上料组件(6)、控制台(7)、控制键(8)、紧急按钮(9)、检测箱(10)、上料槽(11)、观察槽(12)、通槽(13)、第二安装槽(14)、检测组件(15)、控制器(16)、显示屏(17)、操作键(18)、支撑板(19)和打印机(20),固定箱(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2),固定箱(1)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支撑底座(3),固定箱(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支撑架(4)的内部上端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包括有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箱门(2)、支撑底座(3)、支撑架(4)、第一安装槽(5)、上料组件(6)、控制台(7)、控制键(8)、紧急按钮(9)、检测箱(10)、上料槽(11)、观察槽(12)、通槽(13)、第二安装槽(14)、检测组件(15)、控制器(16)、显示屏(17)、操作键(18)、支撑板(19)和打印机(20),固定箱(1)的前端左右两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2),固定箱(1)的底部四个角均安装有支撑底座(3),固定箱(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支撑架(4)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上料组件(6),支撑架(4)的顶部设置有检测箱(10),检测箱(10)的左右两侧底部均开设有上料槽(11),检测箱(10)的前侧下端开设有观察槽(12),检测箱(10)的后侧下端横向开设有两组通槽(13),支撑架(4)的顶部后端且位于两组通槽(13)的下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两组通槽(13)的内部均设置有检测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大灯总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6)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601)、主动转辊(602)、从动转辊(603)和传送带(604),第一驱动电机(601)设置为两组,分别安装于两组第一安装槽(5)的内部,两组第一驱动电机(601)的后侧输出端均连接有位于支撑架(4)内部的主动转辊(602),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泉明陆银川俞焕树于茂林胡灯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丽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