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1、充电桩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其主要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控制模块、连接线缆、充电管理模块和安全防护装置。可将三相电网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通过功率转换器向电动汽车输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2、现有充电桩的安全防护多集中在漏电保护方面,可在出现漏电的情况时,迅速的切断电源,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外部环境有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却并不安全防护措施。在缺少防护结构后,充电接口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阳光暴晒、风吹雨淋等的侵蚀,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减低,且极易损坏。
3、仅将如防护罩的防护结构固定的安装在充电桩的外侧,虽然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电枪插拔的便捷性,存在不方便使用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以在侧旋座中旋接的主动旋臂为基础,配合随动旋臂通过随动滑柱与旋槽形成的滑动连接,以及随动卡扣与随动卡槽形成的卡接作用,可形成主动旋臂与随动旋臂的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包括外壳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罩组件(2)、随动卡扣构件(3)、回收卡扣组件(4)和被动分离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构件(1)还包括主壳体(101)、面板壳体(102)和侧旋孔(104),面板壳体(102)盖接在主壳体(101)的前侧,侧旋座(103)成对的固定在主壳体(101)的上外侧,侧旋孔(104)开设在侧旋座(103)的主体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护罩组件(2)还包括主动旋轴(202)、旋转齿轮(203)和侧罩(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包括外壳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罩组件(2)、随动卡扣构件(3)、回收卡扣组件(4)和被动分离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构件(1)还包括主壳体(101)、面板壳体(102)和侧旋孔(104),面板壳体(102)盖接在主壳体(101)的前侧,侧旋座(103)成对的固定在主壳体(101)的上外侧,侧旋孔(104)开设在侧旋座(103)的主体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护罩组件(2)还包括主动旋轴(202)、旋转齿轮(203)和侧罩(206),主动旋臂(201)的内端固定有主动旋轴(202),主动旋轴(202)旋转连接在侧旋孔(104)中,旋转齿轮(203)插接固定在主动旋轴(202)的中部,主壳体(101)的内部安装固定有驱动电机(204),驱动电机(204)的转轴中插接固定有驱动齿轮(205),驱动齿轮(205)与旋转齿轮(203)啮合,侧罩(206)罩接在侧旋座(103)的侧面与主壳体(101)的外侧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随动卡扣构件(3)还包括侧座(303)和挡块(304),侧座(303)对称的固定在随动旋臂(207)框体的另一侧,挡块(304)固定连接在侧座(303)的内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收卡扣组件(4)还包括内箱体(402)和触动开关(404),内箱体(402)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01)的内部,内卡扣(403)和触动开关(404)都安装固定在内箱体(402)的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被动分离组件(5)还包括弹动滑孔(510),分离卡扣(501)固定连接在主壳体(101)的上外侧,弹动斜座(505)与侧座(303)滑动连接,随动旋臂(207)的框体两侧都成对的开设有推柱滑孔(507),每组被动推柱(503)的一侧都成对的固定有推柱滑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锐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