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以及显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27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以及显示结构,属于车用显示领域,包括第一层液晶层以及第二层液晶层,第一层液晶层指向矢沿同一个方向,第一层液晶层的厚度为1/4波片,第二层液晶层为反射层,第二层液晶层指向矢在纵向上成螺旋结构,第一层液晶层与挡风玻璃贴合,反射膜对于车内以布儒斯特角入射的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进行反射,使形成重影的光束能量变小,消除重影;对于车外自然光只反射与显示装置工作波长接近的P偏振光,透过其它波长和偏振方向的自然光,使车用反射膜兼具高反射率以及高透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显示领域,尤其是涉及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


技术介绍

1、汽车抬头显示装置(hud)是一种视觉辅助驾驶系统,它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关键的辅助驾驶信息,并把行车信息投射成一个虚像,显示在驾驶员前方的一定距离处,使驾驶员在平视状态下即可获取车速、油量、实时导航等信息,从而避免驾驶员因低头查看驾车信息而产生的盲区时间,减少潜在的交通事故,以保障驾驶安全。

2、现有的抬头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a点是像源,发出的光束,经过挡风玻璃反射后进入人眼,形成虚相,同时外界实际物体所发出的光束也能进入人眼形成实相,以达到增强现实的显示效果。由于空气-玻璃界面的反射率较低,约为10%左右,像源所发出的光束能量只有10%能够进入人眼,能量利用率低,且亮度有限;同时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反射发生在挡风玻璃的前后两侧,均会形成虚相,导致出现重影问题,影响驾驶的安全性。

3、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反射膜贴在风挡玻璃内侧用于增加反射率,以达到提高能量利用率与亮度的效果,使像源发出的光能够清晰,但无法解决重影的问题,并且当反射膜反射率过高,就会导致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液晶层以及第二层液晶层,所述第一层液晶层指向矢沿同一个方向,所述第一层液晶层的厚度为1/4波片,所述第二层液晶层为反射层,所述第二层液晶层指向矢在纵向上成螺旋结构,所述第一层液晶层与挡风玻璃贴合,所述第二层液晶层朝向车内显示装置,所述车内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的旋向与所述第二层液晶层纵向周期的旋向相同,所述车内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大部分被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反射,剩余部分光经过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射入所述挡风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P光完全透过挡风玻璃,s光部分进行反射,反射的s光经过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后变为右旋圆偏振光,被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反射,使形成重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液晶层以及第二层液晶层,所述第一层液晶层指向矢沿同一个方向,所述第一层液晶层的厚度为1/4波片,所述第二层液晶层为反射层,所述第二层液晶层指向矢在纵向上成螺旋结构,所述第一层液晶层与挡风玻璃贴合,所述第二层液晶层朝向车内显示装置,所述车内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的旋向与所述第二层液晶层纵向周期的旋向相同,所述车内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大部分被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反射,剩余部分光经过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射入所述挡风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p光完全透过挡风玻璃,s光部分进行反射,反射的s光经过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后变为右旋圆偏振光,被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反射,使形成重影的光束能量变小,消除重影;车外自然光经过所述挡风玻璃后,p光进入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变为左旋圆偏振光后穿过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到达人眼,s光进入所述第一层液晶层变为右旋圆偏振光,波长为λ=np cos(θ)的光被反射,n为液晶光的平均折射率,p为螺旋液晶的螺距,θ为光在液晶中传播角,其余部分光穿过所述第二层液晶层到达人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重影的车用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显示装置产生的光束射入所述第一层液晶层的角度为布儒斯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重影的车用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韶云吕咏墨胡超房启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景照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