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27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解决了目前三常开、四常开及两开两闭式交流接触器在三相主回路应用中,由于接触器结构本身缺乏有效的灭弧及绝缘机构,而导致触头灭弧不佳、电磁机构短路及接触器失效的问题。该接触器通过在上绝缘壳内侧设置间隔导向绝缘筋板,并将上绝缘壳整体插装到触头支架的导向隔离槽内,再在触头支架底侧设置和动静触头对应的隔磁板,在其侧部开设泄弧口,再通过主动及辅助动触头弹簧对动静触头的紧贴挤压接触,使线圈失电后,三相主回路实现为三常闭式结构,实现了在电弧移动方向形成灭弧腔,有效阻断了电磁机构产生的电磁吸力对电弧的影响,提高了触机构头与电磁机构的电磁绝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学,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交流接触器主回路形式多为三常开式、四常开式或两开两闭式,三常开式、四常开式及两开两闭式接触器在三相主回路应用时,在电磁机构中的线圈失电后,复位弹簧反作用力使触头机构连动移动铁芯向上运动复位,三相主动触头随触头机构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在三相主静触头的限位作用下停止运动,即三相主触头闭合,三相主动触头弹簧压缩,三相主动触头向上运动的过程与三相主静触头产生电动斥力,触头电动斥力、触头弹簧反作用力及触头机构和移动铁芯的重力阻止触头机构和移动铁芯向上复位运动,近而出现触头接通不可靠、接触电阻大以及触头温升高的问题;同时在电磁机构中的线圈得电时,三相主回路常闭触头断开,接触器在三相主回路常闭触头断开瞬间产生电弧,电弧跟随触头机构向下运动最终喷向电磁机构,此时电磁机构带电产生电磁吸力,电磁吸力使得灭弧更加困难且电弧极易与电磁机构出现短路风险,且由于复位弹簧与线圈距离较近,电弧随触头机构向下运动与移动铁芯短路后,通过复位弹簧进一步造成线圈短路烧毁及产品失效,故该类接触器仅能在较低负载及所需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包括上绝缘壳(3)和下绝缘壳(4),上绝缘壳(3)内的一侧并排设有多个主静触头(3-1),上绝缘壳(3)内的另一侧和主静触头(3-1)平行设有辅助静触头(3-2),上绝缘壳(3)和下绝缘壳(4)可拆卸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壳体空间,壳体空间内设有触头机构和电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隔磁板(2-8)和主动触头(2-1)之间均连接有主动触头弹簧(2-5),所述辅助动触头(2-2)和隔磁板(2-8)之间连接有辅助动触头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包括上绝缘壳(3)和下绝缘壳(4),上绝缘壳(3)内的一侧并排设有多个主静触头(3-1),上绝缘壳(3)内的另一侧和主静触头(3-1)平行设有辅助静触头(3-2),上绝缘壳(3)和下绝缘壳(4)可拆卸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壳体空间,壳体空间内设有触头机构和电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隔磁板(2-8)和主动触头(2-1)之间均连接有主动触头弹簧(2-5),所述辅助动触头(2-2)和隔磁板(2-8)之间连接有辅助动触头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三常闭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所述线圈(1-3)的外侧设有线圈接线端子(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琼丽高卫东郇丽孙颜萍李伟全白庆生付回霞关军红柳悦娥张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