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07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机座(6)、转子(4)及定子(3),所述定子(3)装配于机座(6)内壁,所述转子(4)的转轴(8)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装配于前端盖(10)和后端盖(11);后端盖(11)上开设有进风窗口(1);转轴(8)前部装配离心式风扇(5),机座(6)前部对应于离心式风扇(5)位置设有出风环口(2);出风环口(2)内均匀设置有连接筋板(7),连接筋板(7)的截面形状为流体雨滴形状。连接筋板(7)沿旋转出风方向偏转。出风环口(2)突出机座(6)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加强电机机座出风口处强度,而且增大发电机的机座出风口面积,对影响风路的结构进行优化,降低损耗和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为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机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损耗等产生热量,使电机的温度升高,影响电机正常运行和绝缘寿命,自通风电机大多通过离心式风扇进行冷却,风扇旋转产生压差,进而使电机内部空气流动形成风路,带走电机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机温升。但是,电机风扇产生的损耗和噪声是影响电机主要的指标,随着对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电机风路结构的优化设计,对提升电机整体的通风散热能力和降低损耗、噪声等技术指标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如图1及图2,对于自通风冷却的电机,大多采用离心式风扇5冷却,风扇与电机转子4同轴安装,在电机转动时,风扇叶片产生负压,使冷却风从一端进风口1进入电机,冷却定子3和转子4后,再从机座圆周方向出风口2处排出,传统的出风口2都是通过在电机机座6上加工窗口出风,如开口太大则影响机座的整体强度,开口过小则会影响通风,且出风口处因机座6阻挡,风压不稳,造成较大的涡流损耗和气动噪声。对于单向旋转的电机,其风扇方向为单向旋转,冷却风沿外圆斜向发散吹出且风向不变,那么可以根据出风方向对电机出风口结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机座(6)、转子(4)及定子(3),所述定子(3)装配于机座(6)内壁,所述转子(4)的转轴(8)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装配于前端盖(10)和后端盖(11);所述后端盖(11)上开设有进风窗口(1);所述转轴(8)前部装配离心式风扇(5),所述机座(6)前部对应于离心式风扇(5)位置设有出风环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环口(2)内均匀设置有连接筋板(7),所述连接筋板(7)的截面形状为流体雨滴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板(7)沿旋转出风方向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机座(6)、转子(4)及定子(3),所述定子(3)装配于机座(6)内壁,所述转子(4)的转轴(8)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装配于前端盖(10)和后端盖(11);所述后端盖(11)上开设有进风窗口(1);所述转轴(8)前部装配离心式风扇(5),所述机座(6)前部对应于离心式风扇(5)位置设有出风环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环口(2)内均匀设置有连接筋板(7),所述连接筋板(7)的截面形状为流体雨滴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郑守海任延生景万鹏闫荣妮聂成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