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203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固态纳米孔膜装入检测平台,将GFP测试样品溶于缓冲液中,并分别将溶液在可见光源下照射得到的样本、可见光源照射后再用紫外光源照射得到的样本加入检测池,分别采集GFP样品在可见光源照射下、可见光源/紫外光源交替照射下得到的电学信号,对两种电学信号的差异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学方法,分析偏压下光致异构的绿色荧光蛋白进入纳米孔由于蛋白异构的表面电荷分布及构象变化所产生的离子阻塞电流幅值,易位时间及阻孔率的差异及分子穿孔取向变化,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分子尺寸、表面电荷极性、形状等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单分子蛋白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是由11条反向延申的β折叠链围成的宽高的紧密桶状结构蛋白,由23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26.9kda。egfp是一种基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突变体,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是医学检测中的理想探针。egfp在分子水平的标记和示踪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egfp基因与特定基因融合再表达,可以实现细胞内动态过程的实时观察。通过标记待测物,egfp可在癌症研究中用于监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死亡过程,也可以精准追踪被标记的病毒的传播路径从而研究病毒的感染机制。

2、传统的用于绿色荧光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显微镜法、western印迹法、荧光定量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成功地检测egfp,但存在不同的缺点,它们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较为复杂的反应步骤,且不能实现单分子尺度的检测。固态纳米孔技术具有免标记、低成本、速度快和单分子检测等优势,并以其高度稳定性及可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得到的固态纳米孔膜装入检测平台,将GFP测试样品溶于缓冲液中,并分别将溶液在可见光源下照射得到的样本、可见光源照射后再用紫外光源照射得到的样本加入检测池,分别采集GFP样本在可见光源照射下、可见光源/紫外光源交替照射下得到的电学信号,对两种电学信号的差异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为1M KCl,0.5mM CaCl2,10mM Tris,pH为7.4的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得到的固态纳米孔膜装入检测平台,将gfp测试样品溶于缓冲液中,并分别将溶液在可见光源下照射得到的样本、可见光源照射后再用紫外光源照射得到的样本加入检测池,分别采集gfp样本在可见光源照射下、可见光源/紫外光源交替照射下得到的电学信号,对两种电学信号的差异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为1m kcl,0.5mm cacl2,10mm tris,ph为7.4的混合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可见光源与使用紫外光源照射的时间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单分子荧光蛋白光致异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见光源、紫外光源分别照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媛向黎敏陈洵田荣方绍熙翁婷王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