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203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及空调器,空调电器盒内设置有元器件,换热组件包括:基板,设置于空调电器盒上;冷媒管,与元器件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侧,冷媒管具有若干依次连接的弯曲段和直线段;热管,位于基板和冷媒管之间,热管背离基板的一侧抵接于冷媒管的部分弯曲段或者部分直线段上,热管可移动地设置于基板上,以调节热管和冷媒管的实际接触长度与最大接触长度的比值;以及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元器件的温度;其中元器件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阶段式递减时,热管向远离冷媒管的方向移动,以使热管和冷媒管的实际接触长度与最大接触长度的比值递减,从而减小空调器的冷量损耗,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发热密度也急剧增大,如何有效地散热已经成为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空调领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变频空调由于其高效节能、噪音低、调温快等优势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但其变频器等元器件功率高、发热量大,如果无法将热量及时排出,过高的温度势必会导致变频器的损坏,严重影响整机的运行。因此在高温制冷时,需要降低空调运行中元器件的温度,从而使空调可靠地运行。

2、目前,元器件散热一般有风冷散热和冷媒散热两种方式,其中冷媒散热方式通常是将冷媒管内嵌于散热板内,同时将散热板与空调发热的元器件固定,通过冷媒循环和热管的换热将元器件的热量带走。由于冷媒管和热管均固定,热管的换热效率无法调节,在制冷工况下,元器件散热会带走一部分冷量,造成空调器运行功率上升,空调器性能下降,空调器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冷媒散热方式中热管的换热效率无法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电器盒(2)内设置有元器件(21),所述换热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热管(13)与所述第一滑槽(111)滑动连接,以增大所述热管(13)接触所述基板(11)的换热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111)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上的驱动机构(14),所述驱动机构(1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热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电器盒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电器盒(2)内设置有元器件(21),所述换热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1),所述热管(13)与所述第一滑槽(111)滑动连接,以增大所述热管(13)接触所述基板(11)的换热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111)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上的驱动机构(14),所述驱动机构(1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热管(13)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热管(13)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冷媒管(12)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4)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齿轮(141)、第一连杆(142)和与所述第一连杆(142)转动连接的摇杆(143)以及第二连杆(144),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空调电器盒(2)上,所述第一连杆(142)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41)啮合连接的齿条(145),所述摇杆(143)远离所述第一连杆(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4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44)远离所述摇杆(143)的一端与所述热管(13)固定连接。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胜高玉平钟万权王于曹郭佳才曾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