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轮加工,具体为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1、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皮带轮在生产时需要将铸造或者锻造好的圆钢坯料进行皮带轮内环和外环的去毛刺加工作业。
2、目前常见的皮带轮去毛刺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纯人工打磨,通常是通过手持简单的打磨工具对皮带轮的内外环进行细致打磨,虽然打磨的质量较高,但是效率低下;另一种是机械打磨,通过驱使带有车刀的机床靠近皮带轮的壁体区域进行简单的打磨处理,这类打磨方式虽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去毛刺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水平。因此如何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皮带轮打磨质量,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待打磨的皮带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24)包括位于气盒(5)端部的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穿过连接架(6)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25)的端部设有气筒(26),所述气筒(26)的内部设有滑塞(27),所述滑塞(27)的一侧设有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杆(28)的端部设有连接片(29),所述连接片(29)的一侧设有内筒(30),所述内筒(30)的外壁设有外筒(31),所述外筒(31)的内部设有弹簧一(32),所述方形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待打磨的皮带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24)包括位于气盒(5)端部的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穿过连接架(6)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25)的端部设有气筒(26),所述气筒(26)的内部设有滑塞(27),所述滑塞(27)的一侧设有固定杆(28),所述固定杆(28)的端部设有连接片(29),所述连接片(29)的一侧设有内筒(30),所述内筒(30)的外壁设有外筒(31),所述外筒(31)的内部设有弹簧一(32),所述方形盒(23)的底部与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32)的弹力可推动方形盒(23)在基座(1)上滑行,所述外筒(31)的端部位于方形柱(22)的内部,且外筒(31)的端部在方形柱(2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29)的一侧还设有抵挡杆(33),所述抵挡杆(33)的端部设有斜板(34),所述抵挡杆(33)的端部与斜板(34)的斜面区域相对齐,所述斜板(34)位于方形柱(22)的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29)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35),所述电动推杆(35)和气筒(26)的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盒(5)、滑筒(7)和连接管(25)的内部均充满气体,所述滑塞(27)向远离连接管(25)的方向滑行的状态下,所述滑筒(7)向气盒(5)内部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盒(5)的内壁设有磁体(36),所述磁体(36)与滑筒(7)的端部具有相互排斥的斥力,所述滑筒(7)端部与气盒(5)端部相重合的状态下,所述磁体(36)与滑筒(7)端部的斥力依旧存在,所述皮带轮(2)的下方设有供其滚动的架体(37),所述架体(37)的内壁与皮带轮(2)的外壁相互接触,所述架体(37)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智能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二(14)在车刀一(13)的内部自由滑动,且所述车刀二(14)通过插销与车刀二(14)固定连接,所述车刀三(21)与连接轴(20)转动连接,所述车刀三(21)包括倾斜部(38)和平直部(39),所述车刀三(21)的内部设有限位柱(40),所述车刀三(21)的内部设有两个供限位柱(40)插入的限位孔(41)。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林,周柏红,周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蓝山县奥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