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单体及发声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73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7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并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单体及发声模组,发声单体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振动系统以及与振动系统相互配合的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其中振动系统包括音圈和振膜组件,振膜组件包括振膜以及结合于振膜中心区域的振动板,振动板对应磁间隙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振膜对应第一凸起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嵌设于第二凸起中,并且音圈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凸起,另一端位于磁间隙内。上述结构可使振动组件中凸起的总高度突破振动板厚度限制而具有更大的范围,进而使连接于第二凸起的音圈在磁间隙中的插入深度具有更大的调节范围,进而提高发声单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并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单体及发声模组


技术介绍

1、扬声器音圈在磁间隙中的位置直接决定了扬声器和整机的性能。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拉伸振动板以使其向磁路系统一侧凸起以与音圈粘贴,从而提高音圈在磁间隙中的插入深度。但是受限于材料的流动,目前振动板的拉伸高度基本为材料厚度的4倍左右,例如,如厚度0.05mm铝镁合金振动板,其极限拉伸高度为0.2mm,一旦拉伸高度太高,因材料流动限制,凸起位置厚度变细不仅容易拉裂而且还容易变形,因此,上述改进对音圈位置的调整有限,并不能满足应用需要。

2、因此,针对以上不足,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单体及发声模组,调整音圈在磁间隙中的插入深度。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单体,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振动系统相互配合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其中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和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以及结合于所述振膜中心区域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振动系统相互配合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与所述振膜一体注塑成型或热压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与所述振膜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振动板的外缘包裹于所述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范围设置在0.1mm-0.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为铝或者铝镁合金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系统,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振动系统相互配合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磁间隙,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与所述振膜一体注塑成型或热压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与所述振膜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振动板的外缘包裹于所述振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厚度范围设置在0.1mm-0.8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为铝或者铝镁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为断续环状结构或者连续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磊郭翔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