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165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7
本技术属于游离体取出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套管和吸引器,所述套管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套管侧壁开设有两个通槽,套管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活动板,套管内穿装有抽吸管,抽吸管的下端依次穿过活动板、套管和安装箱后位于安装箱外侧,抽吸管的顶端穿出套管与吸引器的吸引管连接相通,移动板底部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下段设置有两个齿条,固定管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上均套装有齿轮,安装箱底部设置有两个夹持头,夹持头均通过固定杆与转轴连接。本技术可避免抓取游离体时发生滑脱,能能较好的将游离体从关节内取出,也提高了取出游离物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游离体取出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1、游离体是指关节内有可移动的软骨或骨软骨碎片,在膝或肘等关节内,某些压力骨骺的凸面可在外力反复作用下发生缺血性坏死、剥脱,在关节内游离,其从自己原始位置脱离下来,在关节内来回移动,引起疼痛、肿胀和绞锁。骨科临床中需要通过手术来清理关节窝内的游离体,在关节处切两个小切口,关节镜通过一个切口进入关节内,生理盐水顺着关节镜的套管流入关节囊中,时关节间隙扩张,同时,关节镜上的摄像头把关节内的情形清晰的反映到显示器上,再通过另一个切口将抓持器伸入关节内将游离体取出,使医护人员能够精准的对游离体进行取出。

2、目前在对游离体进行取出时,由于游离体的形状大多为椭圆状,且表面较为光滑,使得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抓取时,游离体会跑动,不易夹取,且关节内存在骨积液和生理盐水,抓持器与游离体接触时更容易滑脱,增加了手术难度,在抓取失败时可能还会碰到部分骨头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能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两端呈封闭状的套管(1)和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13),套管(1)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槽(5),套管(1)内设置有在通槽(5)处上下移动的移动板(9),移动板(9)的两侧均固定有位于套管(1)外侧的活动板(4),套管(1)内穿装有抽吸管(3),抽吸管(3)的下端依次穿过活动板(4)、套管(1)和安装箱(13)后位于安装箱(13)外侧,抽吸管(3)的顶端穿出套管(1)与吸引器的吸引管(8)连接相通,移动板(9)底部设置有套装在抽吸管(3)上的固定管(2),固定管(2)的下段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条(12),固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临床用游离体取出装置,包括两端呈封闭状的套管(1)和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13),套管(1)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槽(5),套管(1)内设置有在通槽(5)处上下移动的移动板(9),移动板(9)的两侧均固定有位于套管(1)外侧的活动板(4),套管(1)内穿装有抽吸管(3),抽吸管(3)的下端依次穿过活动板(4)、套管(1)和安装箱(13)后位于安装箱(13)外侧,抽吸管(3)的顶端穿出套管(1)与吸引器的吸引管(8)连接相通,移动板(9)底部设置有套装在抽吸管(3)上的固定管(2),固定管(2)的下段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条(12),固定管(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安装箱(13)转动连接的转轴(15),两个转轴(15)上均套装有与齿条(12)相互啮合的齿轮(14),安装箱(13)底部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游离体进行抓取的夹持头(17),夹持头(17)均通过固定杆(16)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月
申请(专利权)人:平阳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