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6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7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包括供电单元、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供电单元对电池进行充电前,通过检测单元对输出电压和电池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处理单元,由处理单元根据检测信号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调节输出电压以使输出电压与电池电压相同,当输出电压与电池电压之间无压差或较小后,处理单元则控制供电单元中的开关回路导通以开始对电池充电。本技术所公开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通过将输出电压与电池电压控制在较小的电压范围内,从而能够将浪涌电流降至最低,保证电池在开始充电前不会受到浪涌电流的影响而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电池充电器的输出电路中通常都配置有开关回路,主要目的是避免充电器接上电池时会产生打火现象,防止对充电器或电池造成损伤。在使用充电器对电池充电时,先将充电器在接上电池,再控制开关回路导通以对电池进行充电,但在这过程中,由于充电器的开关回路导通前的电压与电池电压可能会存在有电压差,则会在开关回路导通瞬间产生浪涌电流,而且电压差越大,相应地浪涌电流越大,而产生的浪涌电流可能会对电池或充电器造成损坏。

2、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降低浪涌电流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旨在解决充电器的浪涌电流较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包括:供电单元,其一端连接于市电,另一端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将所述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输出电压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检测单元,其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电阻R39、电阻R44、电阻R35、电阻R36以及MOS管Q5,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44的一端及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电压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充电浪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电阻r39、电阻r44、电阻r35、电阻r36以及mos管q5,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44的一端及mos管q5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5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电压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其一端与所述输出电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电压转换成所述处理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所需的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器u4b、电阻r22、电阻r27以及电阻r28,所述比较器u4b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电压连接;所述比较器u4b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单元及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器u4a、电阻r15以及电阻r19,所述比较器u4a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u4a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连接;所述比较器u4a的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充电浪涌电流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电阻r18、电阻r29、电阻r26、电阻r14、二极管d6、二极管d7、tvs二极管zd2以及光耦,所述电阻r18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电流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亮刘昊郭修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