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地质勘探,具体为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水下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水下结构的安全监测和维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水下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在承受水流、波浪、地震等自然力量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沉降、位移等问题上,面临着复杂的监测挑战,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尤其是在精度、实时性、覆盖范围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因此亟需新型、高效的水下监测装置来应对这一挑战。
2、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853812b)一种角位移式水下沉降仪,有一个活塞式位移传动装置,活塞式位移传动装置有下部套管和上部套管,活塞式位移传动装置下方连接延长杆,延长杆下端是锚固点,活塞式位移传动装置上方连接有测量盒,测量盒内有沉降量电测装置和a/d转换装置,测量盒上端连接钢管,钢管顶端连接沉降板;活塞式位移传动装置内有传动带子,传动带子上端连接沉降量电测装置,沉降量电测装置连接a/d转换装置,a/d转换装置通过缆线连接上方远距离的监测仪器,该沉降仪结构简单,将线位移转换成角位移提高测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包括两个河岸(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河岸(1)之间固定有河底(2),两个所述河岸(1)之间且位于河底(2)的顶部设有河水,所述河底(2)的顶部设有多个位移监测装置,两个所述河岸(1)的顶部均固定有多个激光雷达(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稳固组件(6)均包括与河底(2)的顶部相贴合的稳定板(603),所述稳定板(603)的底部固定有延伸至河底(2)内的钻头(605),所述稳定板(603)的顶部固定有与钻头(605)同轴心的稳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包括两个河岸(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河岸(1)之间固定有河底(2),两个所述河岸(1)之间且位于河底(2)的顶部设有河水,所述河底(2)的顶部设有多个位移监测装置,两个所述河岸(1)的顶部均固定有多个激光雷达(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稳固组件(6)均包括与河底(2)的顶部相贴合的稳定板(603),所述稳定板(603)的底部固定有延伸至河底(2)内的钻头(605),所述稳定板(603)的顶部固定有与钻头(605)同轴心的稳固座(601),所述稳固座(6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水压传感器(604),所述稳固座(601)的顶部设有两个位于传动机构(5)外侧的锁止部(602),所述稳定板(603)上开设有多个呈倾斜状的排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锁止部(602)均包括与稳固座(601)顶部相固定的防水壳,所述防水壳的内底壁固定有一级电推杆,所述一级电推杆的输出端贯穿防水壳靠近传动机构(5)的侧壁,所述一级电推杆的输出端远离一级电推杆的一端且位于防水壳外固定有呈半圆状的锁止块,每个所述锁止块的内侧均固定有摩擦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机构(5)均包括与监测组件(4)的底部相固定的调节杆(501),所述调节杆(501)的内侧设有延伸至调节杆(501)底壁外的切换部(502),所述切换部(502)延伸至稳固座(601)内,所述切换部(5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稳固杆(504),所述稳固杆(504)延伸至稳固座(601)内且与稳固座(601)内侧壁相螺纹连接,所述稳固杆(504)延伸至调节杆(501)的外表面且与调节杆(501)相螺纹连接,所述稳定板(603)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503),所述驱动电机(503)位于稳固座(601)的内侧,所述驱动电机(503)的输出与切换部(502)相固定,两个所述锁止块均位于稳固杆(504)的外侧,所述稳定板(603)的顶部且位于驱动电机(503)和稳固座(601)之间固定有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性传感器的水下淤泥面竖向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切换部(502)均包括与驱动电机(503)的输出轴相固定的传动杆(5021),所述传动杆(5021)上设有位于稳固杆(504)内侧的安装部(5023),所述传动杆(5021)延伸至调节杆(501)内,所述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国睿,王正生,朱文凯,韦昌隆,张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锐科创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