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124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为罐体结构,所述罐体内设有生物反应区;所述生物反应区包括固定板和包埋小球,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包埋小球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包埋小球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纳米改性生物炭和抗生素降解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将生物流化床结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使微生物可以稳定地附着在载体上,不仅提高了微生物的利用率,还增强了其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生物流化床通过使微生物载体颗粒在流体中呈流态化,增加了微生物与底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传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生物流化床是一种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技术,充氧的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细滤料床,利用布满生物膜的滤料进行高效生物处理的装置。生物流化床工艺克服了普通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含量少,生物活性不高,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目前生物流化床的生物填料按成分可分为无机生物填料、有机生物填料和复合生物填料。流化床中使用的生物填料主要起着固定生物膜,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作用。但现有的生物填料主要以在表面挂膜为主,生物膜形成和更新速度较慢且量较少。

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通过特定方法将微生物固定在特定空间内,保持其活性并能够重复使用,该方法包括吸附法、包埋法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能增加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浓度,有利于反应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从而减少处理时间。但现有的固定化微生物在载体内分布不均匀、生物量浓度较低且易形成堵塞,并且市场上现有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生物流化床中的颗粒悬浮在流化床中,气固接触面积大,扩散阻力减小,导致流化过程中反应速度较大,并且载体颗粒之间、载体与反应器壁之间会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为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生物反应区;所述生物反应区包括固定板和包埋小球,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包埋小球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包埋小球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纳米改性生物炭和抗生素降解菌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多孔圆形板,所述多孔圆形板的孔径小于包埋小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体沉淀区,所述载体沉淀区设置在罐体内且设置在生物反应区的下方;所述载体沉淀区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为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设有生物反应区;所述生物反应区包括固定板和包埋小球,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包埋小球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包埋小球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纳米改性生物炭和抗生素降解菌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多孔圆形板,所述多孔圆形板的孔径小于包埋小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体沉淀区,所述载体沉淀区设置在罐体内且设置在生物反应区的下方;所述载体沉淀区为圆台结构,所述载体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排泥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流化床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罐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出水管、回流管、进水管和曝气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生物反应区的上方,所述回流管、进水管和曝气管设置在生物反应区之间;所述出水管与曝气管分别在同一侧壁上顶部和底部;所述回流管与进水管分别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进水管与曝气管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流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传青管龙辉徐修政陈代杰殷瑜刘鹏宇陈舟舟陈俊升陈静萱陈封涛张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