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源黄腐植酸钾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23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源黄腐植酸钾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将风化煤、褐煤或泥炭进行鄂破、细磨、得到粉料,稀硝酸浸出,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清液和第一沉淀;接着用氨水/絮凝方法或螯合大孔树脂去除第一清液中的重金属,得到第二清液;将第一沉淀与第二清液加氢氧化钾,升温反应,得到含黄腐植酸钾的第三清液和第三沉淀;酸化第三清液去除所含的硅酸盐和钙盐等,得到含黄腐植酸钾的第四清液和第四沉淀;将第三沉淀和第四沉淀合并处理成底肥;第四清液在负压下采用双效蒸发浓缩器浓缩,得到黄腐植酸钾浓缩水剂产品;浓缩液加造粒辅料进行喷雾造粒,得到固体颗粒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分资源化利用风化煤、褐煤或泥炭,减少资源浪费,有效降低产品中重金属的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腐殖酸,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源黄腐植酸钾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黄腐植酸钾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在农业、园艺、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用途包括:①促进植物生长,刺激根系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②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系扩展。③调节ph值:可以帮助调节土壤酸碱度,创造更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④螯合微量元素: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这些元素被固定而无法被植物吸收。⑤增强抗逆性:提高植物对干旱、寒冷等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因此制备黄腐植酸钾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提升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对风化煤、褐煤或泥炭等自然资源,实现废弃物的高附加值转化,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2、黄腐植酸钾的目前制备途径主要为碱性浸提法,使用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等碱性溶液从风化煤、褐煤或泥炭中提取黄腐植酸,并形成相应的盐类(如黄腐植酸钾)。

3、风化煤、褐煤或泥炭所含成分大同小异,主要组成包括:(1)有机成分:腐植酸(hu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源黄腐植酸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的方式一中,所述絮凝剂为膨润土、PAM、PDADMAC或天然有机絮凝剂;PAM、PDADMAC或天然有机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1-2mg/L;膨润土加入量为反应体系体积5-10%;所述第二沉淀进行无害填埋或高温烧结后作为混凝土填料制成建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稀硝酸浓度为5-10%,粉料与稀硝酸质量比为1:2-4;氨水加入量为调节反应体系pH至8-9;方式一所得到的第二清液中含有硝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源黄腐植酸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的方式一中,所述絮凝剂为膨润土、pam、pdadmac或天然有机絮凝剂;pam、pdadmac或天然有机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1-2mg/l;膨润土加入量为反应体系体积5-10%;所述第二沉淀进行无害填埋或高温烧结后作为混凝土填料制成建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稀硝酸浓度为5-10%,粉料与稀硝酸质量比为1:2-4;氨水加入量为调节反应体系ph至8-9;方式一所得到的第二清液中含有硝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s1的方式二中,所述螯合型大孔树脂为含有氨基磷酸、巯基或吡啶基的配伍基团的大孔树脂,其加入量为反应体系体积的10-20%;方式二所产生的第二沉淀经0.1-1m的稀硫酸解析再生处理,处理时间为0.5-5h,进行重复利用;方式二所得到的第二清液中含有硝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阔崔士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鑫晟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